答:清康熙仿明宣德紅釉瓷器較多,以仿明宣德鮮紅釉僧帽壺為典型,但仿品的造型不如真品秀氣。這時所仿的明宣德紅釉盤釉面欠肥腴,所署“大明宣德年制”仿款與真款相比結(jié)構(gòu)松散,筆畫無力。
清雍正 祭紅釉長頸膽瓶
◆康熙仿宣德瓷
康熙仿明宣德紅釉瓷的口沿雖也呈白色,顯出“燈草口”的效果。但是它是有意施加的白釉,因此就沒有真品在釉層高溫時垂流自然形成的效果。
◆民國仿康熙瓷
除了康熙仿制前朝陶瓷器物外,民國時期出現(xiàn)了仿康熙紅釉瓷,如仿康熙豇豆紅釉瓷,器型有:柳葉尊、太白尊、洗、印泥盒等。與真品的不同之處在于仿品胎體不是過重就是過輕,不如真品秀麗玲瓏;仿造工藝品造型比例容易失調(diào),難以仿出真品流暢自然的線條;釉色也不如真品變幻莫測的效果,尤其是豇豆紅釉中的綠色苔點很難模仿。在款識方面,真品底足內(nèi)的六字三行楷款深沉有力,而仿品在這一點最易露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