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說過一句話:
“假如溝通是一樣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事物都高昂的價格來購買?!?/p>
說實話,每個人都無法離開溝通這件事,而且會不會說話也會給自己、別人帶來天壤之別的影響。
不會說話的人,一張嘴就讓溝通遇阻,無形之中給自己筑起一道高墻,增添更多的麻煩。
會說話的人,往往能讓溝通變得愉悅、順暢,讓自己在生活中更能如魚得水、遂心如意。
說話是一種本能,會說話則是一種本領(lǐng)。
真正會說話的人可能未必處處是巧舌如簧,但是絕對會把握言語的分寸與開口的態(tài)度,顧及彼此的感受,讓溝通更加高效。
具體來說,成年人最有水平的說話方式,可以是4個字:緩、換、笑、聽。
1 開口之前緩一下,不要急于脫口而出
曾國藩說過一句話:
“言語遲鈍,舉止端重,則德進矣?!?/p>
一個真正有水平的人,說話之前,總是會先緩一下,絕對不會急于表達觀點,而是經(jīng)過短暫思考之后,才會說出自己的看法。
太多時候,我們經(jīng)常容易受到情緒的支配,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往往說出去的話并非是經(jīng)過大腦思考,而是情緒之下的直接反應(yīng),最容易說錯話,招惹是非。
開口之前緩一下,就是讓自己停頓幾秒,不要被當(dāng)下的壞情緒裹挾,而是冷靜片刻后用理性判斷該如何回應(yīng),如此之下,大概率往往不會讓自己失去理智,變得焦躁不安。
與人交往,因為口無遮攔、信口開河,不經(jīng)意間給別人造成的傷害比比皆是,往往就是讓情緒支配大腦,從來沒有深思熟慮地考慮自己言語是否恰當(dāng)。
當(dāng)一個人越來越厲害之后,越會變得言語遲緩,并非膽小怕事,而是真正懂得說錯話帶給別人以及自己的巨大影響。
說話慢一些,更能彰顯一個人的縝密與成熟,代表著他對于自我的看重,以及對于兩個人溝通的在乎。
2 溝通時換位思考,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
《論語》里寫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于人,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換位思考,能夠讓彼此的溝通更順暢,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
相反,說話時只知道在意自己的感受,完全沒有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是否得當(dāng),那么說出去的話就會成為傷人的利器,這一段關(guān)系也會漸行漸遠。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道: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p>
同樣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答案。同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不可能都與自己保持高度的一致,有差異、有不同才是正常。
所以,真正會說話的人,想要表達一個觀點時,往往就會先去體會別人的立場、情緒,顧及他人的感受。
如此去做,更容易明白自己說話的方式,更能找到彼此共鳴的契合點,讓兩個人達成共識。
3 面帶微笑說話,更容易拉近距離
有句話說:
“微笑的代價很小,卻能創(chuàng)造出無窮的價值?!?/p>
微笑雖然沒有顏色,卻能讓面容光彩動人;微笑的力量,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能直抵心靈。
當(dāng)我們與別人溝通的時候,臉上帶著微笑,會讓別人看上去平和開朗、平易近人,說出去的一字一句都能帶給別人如沐春風(fēng)的感覺。
相反,如果我們說話時眉頭緊鎖、不茍言笑,哪怕說一件再普通的事情,也會讓人感覺到壓抑,影響彼此溝通的效率。
面帶微笑說話,其實也是降低了別人對自己的戒備,讓兩個人的溝通在愉悅、溫馨的范圍內(nèi)進行,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在如今浮躁與冷漠的當(dāng)下,一個淺淺的微笑就能釋放內(nèi)心的善意,或許改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說話之前先微笑,是對別人的友善與關(guān)愛,也是展現(xiàn)自我溫柔、和藹、有魅力的最好方式。
當(dāng)自己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不妨先用微笑傳遞自己的態(tài)度,拉近彼此的距離,讓交談沒有隔閡。
4 多聽對方發(fā)言,更能抓住溝通核心
蘇格拉底說過一句話:
“上天賜人以兩耳兩目,但只有一口,是要讓我們多聽多看而少說?!?/p>
現(xiàn)實中,有一些人經(jīng)常喜歡打斷別人,說自己想說的,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在自己滔滔不絕之下,讓別人變得無話可說,溝通成了彼此之間的災(zāi)難。
其實,這樣說話的人非但不招人喜歡,反而還會因為自己只顧著自說自話,沒有聆聽別人說話的重點,或者不清楚別人的真實訴求,讓談話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一定要讓自己先學(xué)會聆聽,不要先發(fā)制人或者是隨便插嘴,耐心地聽完別人的表達,最后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讓別人把話說完,是一種尊重,更是一個人最好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當(dāng)你能夠認(rèn)真聆聽完別人的發(fā)言,就會真正明白對方想要表達的重點,不會因為自己急于表達而說錯話,而是更好地抓住了這次溝通的核心,往往可以更好地通過談話達成目標(biāo)。
太多時候,一段成功的對話,最重要的不是去通過表達證明自己,而是盡量讓別人說出自己真實的看法,給予尊重和重視。
這樣的溝通,才會讓彼此更加舒心,關(guān)系也會更進一步。
作家王蒙說過一句話:
“一個人有沒有水平,主要表現(xiàn)在說話上?!?/p>
每個人說出去的話,不是簡單的漢字組合,而是能夠透露出自我的真情實感與為人境界,也能體現(xiàn)自我的修養(yǎng)與為人處世之道。
很多時候,換一種方式去表達,就能收獲到不一樣的效果,這背后其實就是真正用心交流,用心表達。
愿我們都能好好說話,溫暖他人,也能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