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說說木龍洞,游疊彩山是要錢的,游木龍洞就免費了(據(jù)說上疊彩山桂林市民憑身份證可以優(yōu)惠,我一個桂林出生桂林長大的人,這么熱愛桂林,講了桂林疊彩山這么多的好話,但沒有桂林的身份證,就得按外地人的標準買票,20元)。木龍洞位于疊彩山東麓下的漓江邊上,相傳洞口原有盤曲的古樹,倒生在懸崖上,在一次洪水暴漲時化龍入海,故得此名。
洞中有一木龍石雕,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人破壞了。北洞口下是漓江木龍古渡,洞北約20米處江岸在一塊巨大的蛤蟆石上有一座高4米多,圓形寶瓶狀、喇嘛式的唐代古塔,質(zhì)樸古雅,是廣西最古的石塔之一。
莫老爺和秀才們在渡口的船上。三個秀才的船從棉花石方向開來,劉三姐的小船迎上去攔住對歌,電影上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江邊水廠的抽水房和遠處的虞山。
讀中學時,學校組織到對岸游泳,不會水的同學乘渡船過去,會水的同學從渡口游過去,我是游過去的。我第一次在漓江游泳記得是在上一篇博客提到的伏龍洲,就在簡易吊橋那里,當時肯定是沒有橋的。是小學老師組織搞活動,也只是在水里玩玩,水很淺。學游泳是在螞蟥洲(木龍洞往北不遠的一個洲,離我家很近),第二次下水是跟著一幫兒時的朋友在驛前街碼頭水中玩耍,對面是螞蟥洲,被父親叫了回去.第三次是河里漲大水,自己一個人穿條短褲,拿條毛巾跑到水里玩,那是根本不知道游泳是要學的,以為是人就會游泳,就像鴨子一樣,結(jié)果在激流中嗆了幾口水,爬起來跑回家。真不能想象,當時要是水再深一些,結(jié)果會是怎么樣?后來在童伴們的幫助下,慢慢學會了游泳,第一次渡江(其實就是從岸邊游到螞蟥洲上,就10幾米寬),游到一半就游不動了,被同伴救了起來。學會游泳后,經(jīng)常在棉花石一帶游泳,看到人家從棉花石上頭向下跳下去,我也跟著跳,結(jié)果把肚皮板的通紅,以后再也沒有這樣跳過,直到現(xiàn)在也未敢跳,只能跳冰棒。又想起在小學時,記得主席臺靠上山廁所一側(cè)有一個小小的單杠,看著人家在上面翻,我也去翻,結(jié)果摔了下來,從那以后再也不敢玩單杠了。
從木龍洞沿江畔的城墻邊向北行走100米,經(jīng)過一個吊橋,這是兩江四湖游船從木龍湖下到漓江的船閘口。木龍湖水位要比漓江高,游船必須經(jīng)過船閘降低水位才能到達漓江,游過兩次。不過只是坐船經(jīng)過木龍湖,還沒有在木龍湖里玩過,這是我讀小學的地方,下次回桂林時,要到里面玩玩,再看看在里面還能回想起童年什么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