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
大約在唐代,中國的詩詞中就開始出現(xiàn)“玫瑰”這種花兒。在古人眼中,玫瑰的典型特點就是有刺。比如,宋代詩人項安世就寫了一首《郢州道中見刺玫瑰花》,其中寫道,“一路繁香伴行客,只應(yīng)多謝刺玫花”。在古代,人們也很容易把“玫瑰”和“薔薇”搞混,明代詩人陳淳曾寫道,“鄰家走兒女,錯認(rèn)是薔薇”。而中國人把“玫瑰”作為愛情的象征,大約是從宋代開始的,宋人關(guān)于“玫瑰”象征男女愛情的詩詞特別多。
1. 下階笑折紫玫瑰,蜂蝶撲云鬢,周密
相對于中國傳統(tǒng)來說,中國傳統(tǒng)喜歡的名花不在少數(shù),比如“國色天香”的牡丹,比如“枝頭抱香死”的菊花,“傲雪欺霜”的梅花,這些名花,都在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玫瑰”與這些名花最大的不同在于,這些名花都有一定的季節(jié)屬性,在某個季節(jié)開放,在其他季節(jié),則不見影蹤;而“玫瑰”則在春夏秋都有開放。這個屬性,對于戀愛中的男女來說,特別友好。比如,這首宋代詞人周密的《好事近》,寫的就是秋天開放的玫瑰:
秋水浸芙蓉,清曉綺窗臨鏡。
柳弱不勝愁重,染蘭膏微沁。
下階笑折紫玫瑰,蜂蝶撲云鬢。
回首見郎羞走,罥繡裙微褪。
下階笑折紫玫瑰,蜂蝶撲云鬢
“秋水浸芙蓉,清曉綺窗臨鏡”,已經(jīng)是秋天了,秋水浸透芙蓉都老了。清晨,她起來在綺窗下臨鏡打扮。“柳弱不勝愁重,染蘭膏微沁”,秋霜重,弱柳就像一個人不勝愁一樣,無精打采;而染蘭則是剛剛開放,稍微有一點香味。
“下階笑折紫玫瑰,蜂蝶撲云鬢”,她笑著走下臺階,折了一些紫色玫瑰,插在云鬢上,只見一些蜜蜂蝴蝶直撲她的云鬢?!盎厥滓娎尚咦撸I繡裙微褪”,一回頭,卻看見情郎,不由含羞而走,顧不上網(wǎng)狀繡裙都稍微有一些褪下了。
這里的“玫瑰”,明顯象征了女孩的甜蜜愛情,這個小動作被丈夫發(fā)現(xiàn)了,不自覺有些害羞?!盎厥滓娎尚咦撸I繡裙微褪”,跟易安居士的“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有異曲同工之妙。
2. 問君青春得幾許,看取架上紅玫瑰,戴表元
這首南宋詩人戴表元的《吳姬曲五首》,又稍稍有些不同,女孩以“玫瑰”比擬自己的青春年少,傾世紅顏,可以說是十分準(zhǔn)確,而且也帶了示愛的成分??梢哉f,這首詩的“玫瑰”比喻是非常恰當(dāng)?shù)模?/p>
吳姬來,吳船蕩漾湖花開。
隔堤迎笑欲飛舉,不用少年多槳催。
問君青春得幾許,看取架上紅玫瑰。
問君青春得幾許,看取架上紅玫瑰
“吳姬來,吳船蕩漾湖花開”,吳地的女孩來了,她們乘著吳船在水面蕩漾,湖中的荷花盛開。
“隔堤迎笑欲飛舉,不用少年多槳催”,隔著大堤,就對我們笑面相迎,那身形像是要朝我們飛過來了,而不用劃船的少年拼命劃槳而來。
“問君青春得幾許,看取架上紅玫瑰”,問她青春年少,到底幾許?她回答,你看看花架上的紅玫瑰就知道了。
一句,“問君青春得幾許,看取架上紅玫瑰”,紅火的玫瑰,火紅的青春,火紅的愛意!
3. 香絲壓枕落玫瑰,憶得雙文睡臉回,王彥泓
“玫瑰”象征的愛情,是一種火熱、大膽的愛情。跟《西廂記》中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最為貼切,而張生的原型是唐代詩人元稹,崔鶯鶯的原型則是“雙文”,元稹在蒲城所戀崔氏少女之名。自從元稹的《贈雙文》之后,“雙文”就成了熱情火辣少女的代名詞。這首明代詩人王彥泓的《效元相體·其二》,也是以“玫瑰”象征戀愛中女孩的火熱:
香絲壓枕落玫瑰,憶得雙文睡臉回。
底事沉吟又如笑,與君剛在夢中來。
香絲壓枕落玫瑰,憶得雙文睡臉回
“香絲壓枕落玫瑰,憶得雙文睡臉回”,熏香的發(fā)絲壓在枕上,而枕邊的玫瑰落在了地上,我還清楚的記得,當(dāng)時,她的睡臉轉(zhuǎn)了過來。
“底事沉吟又如笑,與君剛在夢中來”,問她,到底是什么事,使得她又是沉吟,又是淺笑,她回答,剛剛在夢中和你在一起,結(jié)果醒來就看到了你。
在唐朝時,“玫瑰”剛剛興起,還沒有代表愛情,不然,元稹一定會把“玫瑰”寫進(jìn)他的《贈雙文》一詩里,因為使用“玫瑰”比喻元稹和“雙文”的愛情,再貼切不過。而這首詩里的“香絲壓枕落玫瑰,憶得雙文睡臉回”,則彌補(bǔ)了元詩的缺憾。
4. 采之贈佳人,不用持瓊玖,歐大任
這首明代詩人歐大任的《沈山人二畫為張叔龍題·其一》,明確的指出,玫瑰是送給熱戀中女孩的最好禮物,勝過任何美玉。因為它既有美玉的美,還有美玉所沒有的香,更是代表了火熱的愛情:
露蕊濯菊裳,風(fēng)香度蘭牖。
采之贈佳人,不用持瓊玖。
采之贈佳人,不用持瓊玖
“露蕊濯菊裳,風(fēng)香度蘭牖”,玫瑰的花蕊能夠濯染帶有菊花圖案的衣裳,使之更加美麗;玫瑰花香隨風(fēng)飄到蘭木制作的窗戶,讓人為之陶醉。
“菊裳”,印有菊花圖案的衣衫,“菊花”是“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代表了寧缺毋濫的愛情,因此,深受女孩喜歡,將“菊花”印在衣衫上。“蘭牖”,蘭木做的窗戶,代表了女孩臥室的窗戶。
“采之贈佳人,不用持瓊玖”,采一束玫瑰送給心上人,更能代表兩人之間的愛情,不用送任何美玉。
一句,“采之贈佳人,不用持瓊玖”,可見,從明朝開始,就有給戀人送玫瑰的傳統(tǒng)了。
5. 朱英半染蝶翅,綠刺故牽人衣,黃淵耀
這首明末詩人黃淵耀的《題玫瑰》,從葉、香、色描寫玫瑰,最后卻把焦點放在了玫瑰的刺上,極富象征意義,發(fā)人深省:
新葉煙中冉冉,輕香風(fēng)外離離。
朱英半染蝶翅,綠刺故牽人衣。
朱英半染蝶翅,綠刺故牽人衣
“新葉煙中冉冉,輕香風(fēng)外離離”,玫瑰的新葉從煙霧中冉冉露出,而玫瑰的清香,隨風(fēng)很遠(yuǎn)了,依然是非常濃郁。
“朱英半染蝶翅,綠刺故牽人衣”,紅色的花瓣,已經(jīng)將蝴蝶的一半翅膀都染紅了;人們經(jīng)過它們時,那綠刺借故牽扯著人們的衣服。
一句,“朱英半染蝶翅,綠刺故牽人衣”,明是寫玫瑰,何嘗不是在寫戀愛中的女孩。我們都知道,“蜂蝶”代表的是男孩,“朱英”,當(dāng)然代表了美麗的女孩。在戀愛過程中,美麗的女孩最后也感染了男孩,特別是像玫瑰刺一樣的牽牽絆絆,讓他們一生有所牽掛,再不能隨心所欲的離去,再也無法做一個浪子。
6. 珊枕睡殘紅雨落,為郎還作紫羅囊,吳綺
這首清代詩人吳綺的《玫瑰》,是站在女孩的角度描寫玫瑰,相對而言,女孩更喜歡玫瑰的香氣,也希望心上人能和自己一樣擁有這樣的香味:
一叢深艷傍回廊,偏稱鸞釵墮馬妝。
珊枕睡殘紅雨落,為郎還作紫羅囊。
珊枕睡殘紅雨落,為郎還作紫羅囊
“一叢深艷傍回廊,偏稱鸞釵墮馬妝”,“墮馬妝”,即墮馬髻。一叢色深艷麗的玫瑰,開放在回廊里,就像是“墮馬髻”上的鸞鳳寶釵一樣。
“珊枕睡殘紅雨落,為郎還作紫羅囊”,我采了一些放在枕頭旁,一覺醒來,玫瑰花瓣就像紅雨一樣,落了一地,我把它們撿了起來,為情郎做了一個紫羅香囊,讓玫瑰的香氣,永遠(yuǎn)陪伴著他。
一句,“珊枕睡殘紅雨落,為郎還作紫羅囊”,既表達(dá)了女孩對玫瑰的喜愛,也表達(dá)了女孩對心上人的戀愛!
7. 萬朵氤氳,一枝芬郁,和露撚來看,董元愷
一束玫瑰,它是怎樣影響了一對夫婦日常的生活。這首清代詞人董元愷的《一叢花·詠玫瑰花》,這火紅的玫瑰花,象征了夫婦二人火紅的愛情婚姻生活:
玉人曉起惜春殘。花事正闌珊。
賣花聲送妝臺畔,開籃處、
艷紫濃殷。
萬朵氤氳,一枝芬郁,和露撚來看。
檀郎昨向鬢邊安。鎮(zhèn)日對紅顏。
從今揉得花魂碎,細(xì)勻入、
湘摺羅紈。
別樣風(fēng)流,馀香旖旎,猶擬傍云鬟。
萬朵氤氳,一枝芬郁,和露撚來看
“玉人曉起惜春殘?;ㄊ抡@珊”,妻子早上起來,已經(jīng)是暮春時節(jié),一春的花事,也到了尾聲?!百u花聲送妝臺畔,開籃處、艷紫濃殷”,她正在梳妝臺邊化妝,就聽到了外面的賣花聲,連忙買了一籃,打開花籃,只見艷麗的紫色、濃郁的紅色。
“萬朵氤氳,一枝芬郁,和露撚來看”,像是有一萬多鮮花,形成一片云彩,一枝玫瑰的芬芳濃郁,帶著露珠,我們將它打開來欣賞?!疤蠢勺蛳螋W邊安”,到了晚上,我們又將玫瑰放在枕邊,讓他“鎮(zhèn)日對紅顏”,一整天都對著紅色的玫瑰花。
“從今揉得花魂碎,細(xì)勻入、湘摺羅紈”,到了第二天,妻子又將玫瑰花揉碎,細(xì)細(xì)的摻進(jìn)羅衣的褶皺里。“別樣風(fēng)流,馀香旖旎,猶擬傍云鬟”,這樣,穿起羅衣,就顯得別樣的風(fēng)流,帶著玫瑰花香的旖旎,就像還在云鬟上帶著玫瑰一樣。
一束玫瑰,先是欣賞,后人又戴在云鬟,晚上又放在枕邊,第二天又是香薰羅衣,可見妻子對玫瑰之喜愛,愛不釋手。
8. 玉郎不覺,錯疑戴向云鬢,陳維崧
無獨有偶,這首清代詞人陳維崧的《念奴嬌·詠玫瑰花》,跟上一首《一叢花·詠玫瑰花》,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這首詞中的女孩,心思更加細(xì)膩,遇到一個直男,可能是互補(bǔ)的原因吧:
陡驚春去,算風(fēng)光此際,又逢櫻筍。
拂曉謝娘簾閣畔,忽逗賣花聲韻。
籃底氤氳,擔(dān)頭狼籍,紫艷濃香噴。
佳人競撚,看來和露尤俊。
最愛別樣心情,
天然梳掠,偏厭紅英襯。
揉得花魂魂盡碎,另作一番安頓。
焙入衾窩,薰歸裙縫,細(xì)細(xì)調(diào)紅粉。
玉郎不覺,錯疑戴向云鬢。
籃底氤氳,擔(dān)頭狼籍,紫艷濃香噴
“陡驚春去,算風(fēng)光此際,又逢櫻筍”,開頭也是說明季節(jié),春去夏來,櫻桃熟了,竹筍出土了。“拂曉謝娘簾閣畔,忽逗賣花聲韻”,“謝娘”,原指老謝家的謝道韞,后泛指才女。剛剛拂曉,我們家的才女隔著簾子,就聽到了賣花聲。然后是對玫瑰的描寫,“籃底氤氳,擔(dān)頭狼籍,紫艷濃香噴”,就不再多說。
“最愛別樣心情,天然梳掠,偏厭紅英襯”,才女就是才女,跟普通美女不一樣。人家最喜愛的是心里美,喜歡天然的梳妝打扮,不喜歡頭戴鮮花點綴。人家買回來玫瑰,既不戴花,也不賞花。
“揉得花魂魂盡碎,另作一番安頓。焙入衾窩,薰歸裙縫,細(xì)細(xì)調(diào)紅粉”,她把玫瑰揉得花瓣盡碎,像是要把花魂都搗碎,然后,另作一頓安排。用它浸洗被子,然后烘干;用它香薰裙縫;最后,用它細(xì)細(xì)得調(diào)制紅粉。
“玉郎不覺,錯疑戴向云鬢”,丈夫不知道她做了這些安排,只問到了玫瑰香氣,就覺得是她把玫瑰戴在了云鬢。
9. 三郎見此應(yīng)微笑,親喚玫瑰解語花,孫原湘
據(jù)說,當(dāng)年楊貴妃就非常喜歡玫瑰,經(jīng)常用玫瑰花瓣沐浴。所以,詩人們看到玫瑰,就容易想起玄宗楊妃的軼事。這首清代詩人孫原湘的《詠美人所制楊妃舌用海汁搗糖霜里玫瑰瓣為之取其形似也·其一》,是使用玫瑰花瓣泡茶:
清品須陪雀舌茶,如酥滑膩欲膠牙。
三郎見此應(yīng)微笑,親喚玫瑰解語花。
三郎見此應(yīng)微笑,親喚玫瑰解語花
“清品須陪雀舌茶,如酥滑膩欲膠牙”,“清品”,即上品。玫瑰,這上品的鮮花,當(dāng)然應(yīng)該配上品的雀舌茶;這玫瑰花瓣吃在嘴里,就像酥一樣滑膩,而且還粘牙。
“三郎見此應(yīng)微笑,親喚玫瑰解語花”,“三郎”,唐玄宗排行老三,楊妃稱其為“三郎”??粗倒寤ò昶≡诓柚?,就想起楊貴妃以玫瑰花瓣沐浴的情形;唐玄宗如果看到這玫瑰泡雀舌茶,應(yīng)該會會心一笑,親自稱玫瑰為解語花。
一句,“三郎見此應(yīng)微笑,親喚玫瑰解語花”,玫瑰縱然是泡茶,也會讓人想起那火熱的愛情,就像玄宗和楊妃之間的愛情一樣。
10. 閨中女,最愛是玫瑰,陸震
這首清代詩人陸震的《憶江南·初夏九詠,和劉蔚園·其七》,初看與愛情關(guān)系不大,只是寫女孩喜愛玫瑰的故事。但只要是女孩喜歡,基本上就和愛情有了關(guān)聯(lián),男孩會投其所好嘛:
閨中女,最愛是玫瑰。
紅杏街頭前月盡,素馨江外幾時來。
獨爾一枝開。
獨爾一枝開
這首詞,寫的是暮春時節(jié)的玫瑰。“閨中女,最愛是玫瑰”,閨中女兒,她們最愛的鮮花是玫瑰花。
“紅杏街頭前月盡,素馨江外幾時來”,那街頭熱鬧的紅杏,在上一個月就已經(jīng)花飛花落了;而那江外素馨花,也不知道幾時才能夠開放。
“獨爾一枝開”,在這個時節(jié),只有你一枝獨秀,一種鮮花盛開。關(guān)鍵是,基本上每個季節(jié)都能看到玫瑰,沒有人不喜歡它的。
11. 淺紫深紅簇簇開,街頭四月賣玫瑰,鄧廷楨
這首清代詩人鄧廷楨的《中山雜詩二十首·其十一》,講述的是清代廣東流行的賣花買花的市井風(fēng)情。廣東的花市傳統(tǒng),一直流行到今天。廣東春來早,每到了四月,也就沒什么鮮花了。這時候,一年四季都有的玫瑰剛好補(bǔ)上。我們來看這首《中山雜詩二十首·其十一》:
淺紫深紅簇簇開,街頭四月賣玫瑰。
一聲聲趁東風(fēng)喚,多少卷簾人出來。
淺紫深紅簇簇開,街頭四月賣玫瑰
“淺紫深紅簇簇開,街頭四月賣玫瑰”,玫瑰花色很多,有淺紫色的、有深紅色的,都是一簇一簇的開放,在四月的街頭正流行賣玫瑰花。
“一聲聲趁東風(fēng)喚,多少卷簾人出來”,“卷簾人”,貴婦身邊的侍女。易安居士有詩云,“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賣花聲,一聲一聲,趁著東風(fēng),傳遞很遠(yuǎn)很遠(yuǎn),于是,多少富貴人家的侍女們,都急忙出來買花。
還是一個道理,女孩愛玫瑰,戀愛中的男孩,自然喜歡送玫瑰。
12. 紅杏倚云夸妙句,玫瑰多刺是奇才,張珍懷
《紅樓夢》里的“探春”是一個特別的女孩,她像黛玉一樣多才,又像王熙鳳一樣善于理財管家,也像王熙鳳一樣潑辣,所以,很多人稱她為“帶刺的玫瑰”,而不是稱王熙鳳,因為王的才能不足。這首近代女詩人張珍懷的《憶江南·題謹(jǐn)懷繪紅樓夢仕女圖十首·其七·探春》,就是詠“探春”的:
閨中秀,秋爽挹衿懷。
紅杏倚云夸妙句,玫瑰多刺是奇才。
佳偶遠(yuǎn)相偕。
玫瑰多刺是奇才
“閨中秀,秋爽挹衿懷”,閨中秀才,秋爽齋的主人,胸懷大志。
“紅杏倚云夸妙句,玫瑰多刺是奇才”,“紅杏倚云”,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探春就掣了一支“杏花簽”,“日邊紅杏倚云栽”,暗示了探春得佳婿的結(jié)局。
那句,“日邊紅杏倚云栽”,是妙句啊,它暗示了探春的結(jié)局。而探春自己,又火辣,又多才,真是一個閨中奇才。
“佳偶遠(yuǎn)相偕”,最后,探春雖然遠(yuǎn)嫁,但是得到了佳偶,也是相得和諧了。
以“玫瑰”比喻探春,取其“多刺”的特點,而以“玫瑰”比擬楊妃,則取其“火熱”的特點。這兩人,都配得上“玫瑰”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