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送君千里外,友誼詩中存”,大唐經(jīng)典送別詩30首,篇篇經(jīng)典

2022-08-22 15:55·品詩賞詞說文談史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這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李叔同為好友許幻園寫的《送別》歌曲。《送別》歌曲所展現(xiàn)出來的藝術魅力,是人類的一種共性,那就是每個人都會因為好友的離別而黯然神傷。南朝文學家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p>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于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創(chuàng)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送別詩是詩人抒發(fā)離別之情的詩歌,抒寫離情別緒,是分別時迸發(fā)出的情感火花。在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激勵勸勉,或抒發(fā)友情,或寄托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清代詩人袁枚說:“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艷?!彼蛣e詩要想“感動激發(fā)人意”,必須采用一些手法來“言情”。在詩人輩出的唐代,才思敏捷的詩人們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寫出了多首流傳千古的送別詩。


1.《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唐】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是唐代詩人王勃的組詩作品,共兩首,都是五言絕句。這兩首詩以江、山、亭、月、夜為主要意象,描繪了江邊月夜送別的情景,把送別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句句透露著離別的傷感與痛苦,表達了作者獨有的內心感受。詩的妙處在于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


2.《夜送趙縱

【唐】楊炯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夜送趙縱》是唐代詩人楊炯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送別詩,前兩句用趙氏璧之連城,喻友情之無價;以趙氏璧名聞天下,喻友情萬古流芳,璧顯而人隱。后兩句由壁及人,說到送趙縱還舊府之事,一語雙關,送還舊府的還有壁,人顯而璧隱。結句描繪在灑滿月光的夜色中,沿著河川送別趙縱的情景,其中飽含著詩人對摯友的深厚情誼,點出送別的時間,且隱約表達了一路平安的祝愿。這首詩巧用典故,比興得體,語言明白曉暢,形象鮮明可感。深入淺出,比喻設譬通俗易懂,寫景自然貼切。


3.《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寫解下千金劍贈朱大,既襯托了朱大的豪俠性格和對朱大的期望,也把自己平生創(chuàng)建功業(yè)的壯志豪情寄托其中。首句點出友人所去,暗示朱大豪爽的性情;次句強調寶劍本身的價值以及贈劍的意義;三句寫分手脫贈千金寶劍;末句語淺意深,是贈劍時的贈言,表現(xiàn)了雙方平素的仗義。感情摯厚,神采激揚,在孟詩中別具一格。


4.《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山中送別》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題材非常普遍,構思卻獨具匠心,極有特色。其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并非就“送別”二字做文章,而著墨于送別后的行動與思緒,并表達了詩人期盼來年春草再綠時能與友人團聚的情懷。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摯,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5.《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送靈澈上人》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詩作。此詩前二句寫蒼蒼竹林中靈澈上人歸宿處的寺廟,遠遠地傳來報時的鐘響,仿佛在催促其歸山。詩人以想象之筆,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后二句寫靈澈上人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傷感與依依不舍之情,表達了對靈澈上人的深厚情意,也表現(xiàn)了靈澈上人清寂的風度以及詩人雖然失意卻閑適淡泊的情懷。全詩純是寫景,好似圖畫,借景抒情,構思別致,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意境閑淡,即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別詩,也是一幅構圖美妙的風景畫,為唐代山水詩中的名篇之一。


6.《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南浦別》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送別小詩,清淡如水,款款地流瀉出依依惜別的深情。詩人精心刻畫了送別過程中最傳情的細節(jié),如離人惜別的眼神,送別者親切又悲涼的話語,一般人都有親身體會,因而能牽動讀者的心弦,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給人深刻難忘的印象。 “南浦”,是送別之處的代名詞,于是一見“南浦”,令人頓生離憂。而送別的時間,又正當“西風裊裊”的秋天。秋風蕭瑟,木葉飄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離愁。


7.《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王昌齡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span>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組詩作品,作于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第二首寫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的情景。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第一首詩寫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于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

第二首詩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云深”寫起,以景起興,詩人站在丹陽城的高樓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煙波浩渺,陰沉沉的云,仿佛像詩人的心情一樣沉重。第三句點題:詩人在高樓為客人餞行,依依惜別,心中無限酸楚,以致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純真。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


8.《送柴侍御》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送柴侍御》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作者貶龍標尉時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中寫與好友分離,自然不免有點兒傷感,但作者卻寬慰友人:我們雖阻隔青山,卻可以“同云雨”,雖人分兩地,卻可以共明月,因而沒有一般送別詩通常所流露出的那種纏綿悱惻的情緒。此詩構思新穎,別具一格,蘊含深刻,更見情深。


9.《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從寫景入筆,通過淼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fā)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涌澎湃?!皵嗳四c”將別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結束全詩,離愁別恨,悠然不盡。此詩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也體現(xiàn)出詩人與友人之間的真摯友誼。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渭城驛館風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后二句轉入傷別,卻不著傷字,只用舉杯勸酒來表達內心強烈深沉的惜別之情。全詩以洗盡雕飾、明朗自然語言抒發(fā)別情,寫得情景交融,韻味深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此詩寫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傳唱,并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


11.《送沈子福歸江東》

【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沈子福歸江東》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述友人蕩舟離去后作者目送的情景及此時的感受。詩以楊柳起興,關合送別情事;又以春色比喻思念之情,言其如影隨形,無處不到;且以春色之清麗和暖喻人間友情,亦頗宜人。全詩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感情真摯,語言明快,風格清麗。尤其最后兩句,想象奇妙,余音裊裊。


1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送別詩。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詩寓離情于寫景之中,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描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13.《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涇縣游歷桃花潭時寫給當?shù)睾糜?/span>汪倫的一首留別詩。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后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詩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14.《別董大》

【唐】高適

其一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二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別董大二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詩人與董大久別重逢,經(jīng)過短暫的聚會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第一首詩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xiàn)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第二首詩寫老朋友相逢連買酒的錢都沒有,自是窮困不堪,但詩人沒有因此沮喪、沉淪,而是想到要奮翮高飛,其慷慨豪放之氣自不可掩。全詩語言質樸,格調豪邁。


15.《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通過描述詩人與裴郎中同時被貶吉州,在兩人分開途中所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又抒發(fā)了詩人對世俗的感嘆。全詩寫景抒情,清新自然。


16.《送友人》

【唐】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送友人》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送別詩中的名篇。全詩四句,前兩句寫別浦晚景,第三句是對友人的慰勉,末句抒寫離情之苦。此詩的最大特點是隱含了《詩經(jīng)》名篇《秦風·蒹葭》的意境,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以景開篇,以情點題,層層推進,處處曲折,可謂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


17.《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謝亭送別》是唐代詩人許渾的作品。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后寫的一首詩。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惆悵。前二句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后二句以風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以描寫景色作為反襯的手法表達情感,筆法富于變化。


18.《贈別二首》

【唐】杜牧

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贈別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著重寫揚州一位歌妓的美麗,贊揚她是揚州歌女中美艷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體態(tài),妙齡豐韻;二句以花喻人,寫她嬌小秀美;三、四兩句,以星拱月,寫揚州佳麗極多,唯她獨俏。手法上強此弱彼,語言精萃麻利,揮灑自如,情感真摯明朗。第二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歌妓在筵席上難分難舍的情懷。首句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次句以“笑不成”點明原非無情,而是郁悒感傷,實乃多情,回應首句;最后兩句移情于燭,賦燭予人的豐富感情,含思深婉,纏綿悱惻。


19.《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淮上與友人別》是唐代詩人鄭谷創(chuàng)作的七絕。這首詩通過江頭春色、楊花柳絲、離亭宴餞、風笛暮靄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對離情進行反復渲染,使臨歧握別的黯然傷魂,各向天涯的無限愁緒,南北異途的深長思念,乃至漫長旅程中的無邊寂寞得到充分地表達。


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詩作。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lián)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fā)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對仗嚴整;頷聯(lián)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lián)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xù)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jīng)典。此詩雖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shù)的丘壑,有著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21.《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詩人王維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人想象友人為官的梓州山林的壯麗景象以及風俗和民情,勉勵友人在梓州創(chuàng)造業(yè)績,超過先賢。此詩選取最能表現(xiàn)蜀地特色的景物,運用夸張手法加以描寫,氣象壯觀開闊。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明快,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22.《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huán)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23.《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山東送別杜甫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以“醉別”開始,干杯結束,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充滿豪放不羈和樂觀開朗的感情,給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無纏綿哀傷的情調。全詩語言古樸真淳,直抒胸臆,把敘事、繪景、抒情三者融為一體,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充滿了深情厚誼與詩情畫意,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24.《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送李侍御赴安西》是唐代詩人高適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首聯(lián)寫指馬待發(fā),英風凜然;頷聯(lián)“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沉雄而又含蓄;頸聯(lián)“虜障燕支北”承“萬里外”寫李侍御將去之地,“秦城太白東”承“一杯中”寫?zhàn)T行之地;尾聯(lián)勸其勿以離別而惆悵,只須看取寶刀,大展宏圖。全詩聲調響亮,節(jié)奏高亢有力,處處為志士壯行,為友人增氣。句式雄壯,情感豪邁。


25.《餞別王十一南游》

【唐】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餞別王十一南游》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此詩抒發(fā)自己對友人的真摯情意,描寫了揮手遠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腸百結,寫得動人心弦。全詩沒有“別離”二字,只寫離別后的美景,然而濃濃的離情別緒已完全融入景中,曲折婉轉,首尾呼應,手法新穎,別具匠心,離思深情,悠然不盡。詩人借助眼前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26.《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唐】杜甫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送好友嚴武的詩作。此詩既贊美嚴武,也發(fā)出他自己“寂寞養(yǎng)殘生”的嘆息。詩人曾任嚴武幕僚,深得嚴武關懷,所以心中那種依依不舍的別離之情,不必再用言語解釋。這首詩語言質樸含情,章法謹嚴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淺易中見沉郁,情真意摯,凄楚感人。


27.《賦得暮雨送李胄》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賦得暮雨送李胄》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雖是送別,卻重在寫景。首聯(lián)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二、三兩聯(lián)渲染朦朧暗淡的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境地極為開闊,極為邈遠;末聯(lián)寫離愁無限,潸然淚下。全詩一脈貫通,前后呼應,渾然一體。


28.《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成名作。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fā)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前四句側重表現(xiàn)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后四句側重表現(xiàn)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傳誦千古。


29.《送魏萬之京》

【唐】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魏萬之京》是唐代詩人李頎的作品。此詩意在抒發(fā)別離的情緒。首聯(lián)用倒戟法落筆,點出出發(fā)前,微霜初落,深秋蕭瑟;頷聯(lián)寫離愁,寫游子面對云山,黯然神傷;頸聯(lián)介紹長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長留;末聯(lián)以長者風度,囑咐魏萬,長安雖樂,不要虛擲光陰,要抓緊成就一番事業(yè)。詩人把敘事、寫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來設想、體會友人跋涉的艱辛,表現(xiàn)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的友情,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慨,并及時對友人進行勸勉。全詩自然真切,情深意長,遣詞煉句尤為后人所稱道。


3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詩作。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xiàn)離愁和鄉(xiāng)思,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友情送別詩
古人送別干些啥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晚唐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211 唐詩解讀——李白之《江夏別宋之悌》
送別詩鑒賞(高三備課資料)
送別詩常見的思想內容及情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