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研究的深入,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自此,無麩質飲食不僅僅只應用于乳糜瀉和小麥過敏。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無麩質飲食對其他消化疾病和腸外疾病的治療也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那么,無麩質飲食對于哪些病癥有較好的臨床證據(jù)呢?
①腸易激綜合征(IBS)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的腸道失調,常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腹部不適并伴隨有排便頻率的改變。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許多滿足腸易激綜合征標準的患者對小麥或麩質存在敏感。
2011年,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納入了34名排除了乳糜瀉的IBS患者。[1]
其中的19人被分入含麩質組;另外15人被分入無麩質組。
試驗總共進行了6周時間。在含麩質組中,13人(68%)的癥狀未得到控制;而在無麩質組中,6人(40%)的癥狀未得到控制。
值得指出的是,含麩質組的患者在進食麩質的第一周,全身癥狀、腹痛、腹脹、排便滿意度、疲勞感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惡化。
2012年,意大利的一項研究納入了920名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2]
在經(jīng)過排除飲食和隨后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后,276名(30%)患者被確認存在對小麥的敏感。
在排除小麥后,這些患者的癥狀或減輕或消失,而在進食麥粉后,他們的癥狀又加重或出現(xiàn)。
2013年,一項研究納入了45名腹瀉型的IBS(IBS-D)患者,其中22人被分到含麩質組,另23人被分到無麩質組。[3]
在4周的試驗后,含麩質組受試者的細胞表達出現(xiàn)異常,小腸通透性比無麩質組要高,并且腹瀉狀況也更嚴重。
2011年到2013年,伊朗的一項研究納入了72名IBS患者。[4]
受試者首先進行了6周的無麩質飲食。在6周后,72名患者被分為兩組,一組讓他們攝入含麩質的食物 (35人),另一組讓他們攝入無麩質的食物(37人)。在無麩質組中,31人(83.8%)的癥狀有明顯改善,而含麩質組中僅有9人(25.7%)的癥狀得到改善。
總體而言,無麩質飲食對于IBS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②十二指腸球炎
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伊朗的一項研究納入了35名存在體重低下、腹脹和慢性腹瀉的病人。[5]
這35名患者均無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并且也不存在自身免疫病的病史。
經(jīng)過相關血清檢測和內窺鏡檢測,其中5人被診斷為乳糜瀉,9人被診斷為淋巴細胞性十二指腸?。ㄉ掀攘馨图毎撸淮嬖谌槊訛a樣的腸道絨毛萎縮),21人被診斷為原發(fā)性十二指腸球炎。
在經(jīng)過6個月的無麩質飲食后,3組患者的體重都有顯著的增加。
組織學檢查發(fā)現(xiàn),在21名原發(fā)性十二指腸球炎患者中,有10名(47.6%)患者的腸道組織完全恢復正常。
在9名淋巴細胞性十二指腸病患者中,有4名(44.4%)完全恢復正常。
可見,除了乳糜瀉的患者,其他麩質敏感型腸病的患者也可通過無麩質飲食獲益。
③炎癥性腸?。↖BD)
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認為是由環(huán)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
一項2014年的研究對1647名IBD患者進行了問卷調查。[6]
問卷結果顯示,在1647名IBD患者中,有10名(0.6%)患者是確診的乳糜瀉患者;有81名(4.9%)患者是確診的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患者。
在這些患者中,有314(19.1%)名患者嘗試過無麩質飲食,其中的135(8.2%)名患者一直堅持無麩質飲食。
在嘗試過無麩質飲食的患者中,65.6%的患者表示胃腸道癥狀得到改善,38.3%的患者報道炎癥減輕。
在堅持無麩質飲食的患者中,膳食遵從程度越好的患者,慢性疲勞的改善越明顯。
一項2015年的問卷調查也顯示,在IBD患者中,有27.6%的患者報道自己對麩質存在敏感,而麩質敏感的存在和他們疾病的嚴重程度有著可能的關聯(lián)性。[7]
可見,IBD可能與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相關。無麩質飲食也有望成為治療特定IBD患者的輔助方法。
④纖維肌痛
纖維肌痛綜合征屬于風濕病的一種;其特征是彌漫性肌肉疼痛,并伴有多種非特異性癥狀。
2014年,一項研究納入了20名不存在乳糜瀉的纖維肌痛患者。[8]
在進行16.4個月的無麩質飲食后,所有患者的慢性疼痛癥狀都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其中15名(75%)患者不再有任何慢性疼痛的癥狀。
這些患者都曾因疾病而離開工作。在進行無麩質飲食后,其中的15名患者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
有3名患者曾需要用鴉片類藥物止痛。而經(jīng)過無麩質飲食治療后,他們再也不需要相關藥物的干預了。
另外,這些患者存在的慢性疲勞、胃腸道癥狀、抑郁等問題也都得到了改善。
其中兩名患者曾分別患有牛皮蘚性關節(jié)炎和脊柱炎。在16.4個月的無麩質飲食后,兩人的相關癥狀都得到了完全的緩解。
2015年發(fā)布的一項個案研究跟蹤調查了一位40歲的纖維肌痛女性患者。[9]
在納入研究前,這位患者有長達7年的疼痛史和慢性疲勞史。她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力減退以及慢性腹瀉的問題。
除此之外,她還存在長期的口腔潰瘍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雖然她的乳糜瀉血清測試IgG和IgA都為陰性,但還是進行了無麩質飲食的干預。
在6個月的無麩質飲食后,她的各種癥狀都得到了改善,口腔潰瘍也完全消失。與此同時,這位患者也回到了正常的工作當中。
當她再次攝入麩質時,疼痛的癥狀出現(xiàn)復發(fā)跡象。
在兩年的無麩質飲食加上礦物質的補充后,她的纖維肌痛得到了完全的緩解。
⑤ 膠原性胃炎
膠原性胃炎是一種罕見的消化道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
2015年的一項個案研究跟蹤調查了一名13歲的膠原性胃炎患者。[10]
這位13歲的男孩在半年中不斷出現(xiàn)腹痛和腹瀉的癥狀,并且體重下降了4.5斤。
血常規(guī)檢測、甲狀腺激素檢測、幽門螺桿菌檢測和乳糜瀉血清檢測均為正常。對他進行的結腸鏡檢測顯示正常;糞便檢測也未發(fā)現(xiàn)細菌感染或寄生蟲感染。
在胃鏡檢測中發(fā)現(xiàn),胃部有分散的結節(jié),胃體存在胃炎,胃竇存在輕微的慢性胃炎。在上消化道的取樣中,可見膠原樣物質。
在經(jīng)過檢測后,這位男孩開始了無麩質飲食。
一個月后,患者癥狀緩解。
6周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
在6個月后,患者進行胃鏡的復查。胃鏡結果顯示,胃底恢復正常,組織取樣也有明顯的改善。
在診斷后的3年內,男孩基本保持正常;偶爾出現(xiàn)的腹瀉也是攝入麩質導致的。
⑥IgA 腎病
一項研究納入了223名的igA腎病患者;在這些患者中,乳糜瀉的發(fā)病率達到了4%,而正常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僅有0.5%-1%。[11]
這說明了IgA腎病和乳糜瀉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
如果患者不存在乳糜瀉呢?
在2009年,一項研究納入了27名IgA腎病的患者和18名健康受試者,這些受試者均不存在乳糜瀉。
試驗發(fā)現(xiàn),27名患者中的9名(30%)存在對麩質的直腸粘膜敏感。[12]
在2015年,一項試驗應用了轉入人類IgA腎病相關基因的小鼠。
在小鼠實驗中發(fā)現(xiàn),無麩質飲食能夠預防IgA沉積和腎小球的損傷;而重新攝入麩質后,這些病變開始出現(xiàn)。[13]
另外,一項2016年的研究報道了8名患有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兒童。
這些兒童在進行3.4-4.3年的無麩質飲食后,癥狀明顯改善,對類固醇的依賴也減少或消除。[14]
⑦ I型糖尿病
由于麩質在小腸中不易被消化,相對其他谷物蛋白,它更容易引起腸道的免疫反應。
除了會引起乳糜瀉,麩質對于I型糖尿病這種自身免疫病的發(fā)展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在動物模型中發(fā)現(xiàn),給斷奶后的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喂無麩質的飼料可以將I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從64%降到15%。[15]
給懷孕期和哺乳期的NOD母鼠喂無麩質的飼料也可以降低后代患上I型糖尿病的風險。[16]
如果NOD小鼠在子宮和膳食中都未曾出現(xiàn)過麩質,那么I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可以降低到6%。[17]
一項個案研究調查了一位5歲10個月的男孩。[18]
該男孩被確診為I型糖尿病,但不存在乳糜瀉。
在進行無麩質飲食的2-3周后,他不再需要胰島素的干預治療。在16個月后和20個月后的隨訪中,該男孩的空腹血糖一直保持穩(wěn)定,并且唯一的干預方式就是無麩質飲食。
⑧抑郁
2014年的一項研究納入了22名排除了乳糜瀉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19]
受試者被隨機納入3個不同的膳食組,分別為含麩質組(每日添加16g麩質),乳清蛋白組(每日添加16g乳清蛋白)和對照組(不添加任何蛋白)。
研究人員對受試者進行了多次的膳食調整。
每次膳食調整持續(xù)3天。在每一輪對照試驗結束后,受試者首先恢復3天的正常飲食,然后再進入下一輪的隨機分組。
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每天都會讓受試者做情緒測試。
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短期地攝入麩質就會造成抑郁的情緒。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存在麩質相關失調的患者在無麩質飲食時心情會更好。
其他
除了上述病癥,其他的一些病癥也可能通過無麩質飲食獲益,其中包括:
未分化結締組織?。ㄈ缦到y(tǒng)性紅斑狼瘡早期階段)[20]
甲狀腺功能失調 [21]
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22]
牛皮癬 [23]
一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自閉癥)[24]
當然,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無麩質飲食對這些疾病的有效程度。但在此之前,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一日三餐。
木森說
你吃的食物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你的健康。
一個人的食物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有時候,僅僅排除膳食中的麩質就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治愈效果。
聽從身體的聲音,找到那些愛你的食物——這或許是回到健康的必經(jīng)之路。
如果你覺得無麩質飲食適合你,
你可以和你的醫(yī)生進行探討。
如果你準備好了,
可以從下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