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告老還鄉(xiāng),到家后朱元璋送了個枕頭,劉伯溫想明白后很無奈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滴水之恩定當(dāng)涌泉相報,但真正能做到感恩且報恩的人并不多,特別是古代的開國功臣,他們跟著皇帝開疆辟土建立政權(quán),可到頭來沒有幾個能享受到特殊的厚待。
因為這些開國功臣大部分都是才華突出之人,皇帝在嘉獎他們的同時,也對他們心存戒心,特別是明朝的這些開國功臣,基本上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劉伯溫。
朱元璋當(dāng)年打天下的時候有很多能人異士追隨他,可是后面建立明朝后,這些有功之臣并沒有得到朱元璋的善待,反而被虐殺得很慘,若是和明朝的其它開國功臣相比,劉伯溫的下場還不算慘,但是和其它朝代相比,那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劉伯溫是一個可以和諸葛亮相提并論的厲害之人,當(dāng)年朱元璋為了請他出山也是費(fèi)了不少功夫。劉伯溫雖然只是一個元朝的進(jìn)士,但是他卻聲名在外,盡管在元朝動亂之后,他過起了歸隱的生活,但是還是被朱元璋給物色中了。
剛開始的時候劉伯溫并不買朱元璋的賬,但由于朱元璋堅持不懈,最后劉伯溫才決定見他一面。當(dāng)時的朱元璋氣質(zhì)不凡,看上去讓人感覺很穩(wěn)重,同時他的軍隊也被他訓(xùn)練得很到位,看到這些后,劉伯溫覺得朱元璋日后一定有大作為,所以才同意出山幫助他。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過程中,劉伯溫確實是出了很多力氣,后面成功建立明朝之后,他也向朱元璋提出了非常多好的治國理政的建議,可是后面看到了很多元老的悲慘下場后,劉伯溫知道自己肯定也沒什么好果子吃,于是在朱元璋動他之前就主動告老還鄉(xiāng)。
對于一個有功之臣主動請求隱退,正?;实鄱紩侔阃炝?,劉伯溫也知道這只是一些表面功夫,所以他本身也表示出了很不舍,可是年紀(jì)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成功了回到家鄉(xiāng)養(yǎng)老。
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還是挺厚道的,他是時不時地讓人為劉伯溫送上一些錢財和生活用品,不過有一天朱元璋卻專門為劉伯溫送上了一個新枕頭,剛收到的時候劉伯溫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說明了朱元璋時刻關(guān)心著他在老家過得好不好。
可是用這個枕頭睡了一覺之后,劉伯溫第二天想到自己之前那個破損的枕頭,突然心情變得很抑郁,因為他終于明白了朱元璋送枕頭的真實含義,他是想借助一個小小的枕頭警告劉伯溫。
雖然他現(xiàn)在沒有在京城,但是自己也能時刻知道他的動態(tài),就連枕頭破掉的這種小事,朱元璋都能實時掌握到。想明白后的劉伯溫表示很無奈,但是也無可奈何。
從這次送枕頭事件后,劉伯溫明白了自己的告老還鄉(xiāng)并不能解除朱元璋對自己的顧慮,就算他在老家安安靜靜地養(yǎng)老,朱元璋也會每天派很多人盯著自己,這種生活其實和坐牢差不多,最后劉伯溫想開了后,便不再進(jìn)行掙扎了,他開始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因為每一天活著都是一種奢侈。
后面朱元璋還派了胡惟庸前來看望劉伯溫,其實真實的目的是想加害劉伯溫,而此時的劉伯溫也想明白了,自己再活下去也沒什么意義了,不過后面劉伯溫到底是怎么死的卻成了一個謎。
若是朱元璋能夠?qū)@些有才之士加以重用,可能明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會更長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