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系列方532
今晚聊聊頸椎病
張,女,36歲,主訴頭暈,耳鳴三個月(轉(zhuǎn)頭躺下時發(fā)生),
伴有心煩,怕冷,汗不多,總沒有饑餓感,吃的飯量尚可,睡眠有夢,夢不多,怕冷,手腳涼,尿黃,大便時干時稀,偶爾有血(可能痔瘡)脈寸浮關(guān)沉尺弱
五年高血壓病史,目前血壓155/90
處方:忍冬藤20克,連翹15克,水牛角20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丹參15克,黃連6克,葛根20克,鉤藤20克,桑葉菊花各10克,牡蠣20克,竹葉10克,
五劑日一劑,
分析:學(xué)慣傷寒論,做夢也想不到用什么清營湯也能治頸椎病。頸椎病大家知道除了項背強幾幾,連及肩部拘急或者麻木這些癥狀,有些還會出現(xiàn)心慌胸悶氣短心悸多夢等癥狀。而葛根湯也好,桂枝湯加葛根湯也好,就不能奏效了。必須中醫(yī)辨證角度考慮,有的養(yǎng)心安神,有的重鎮(zhèn)安神。而我從衛(wèi)氣營血辨證考慮,屬于營陰不足,熱邪波及厥陰,動風(fēng),故而頭暈心悸失眠多夢。
方用清營湯加桑葉菊花鉤藤牡蠣等平肝熄風(fēng)治療頭暈,加葛根稍微通一下太陽。
二診:后腦海不適沒有了,頭暈好了,轉(zhuǎn)頭耳鳴(轉(zhuǎn)頭不對還有,躺下時耳鳴沒有了),心煩好了,怕冷,汗不多,納差食可,睡眠有夢,夢不多,怕冷,手腳涼,尿不黃,大便粘,口干口渴喝水不多。血壓未降,90/160
柴胡1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黨參6克,麻黃6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葛根30克,石膏30克,蒼術(shù)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棗5枚。
五劑日一劑,
分析:服用清營湯法加減奏效,現(xiàn)在怕冷無汗,轉(zhuǎn)頭耳鳴,納差食可,口干口渴不欲飲,少夢,大便黏,小便不黃,因此考慮屬于三陽合病小柴胡合葛根湯加減。
那為何又有小柴胡?患者本人偏于內(nèi)向,有肝郁,再感受外寒,太陽經(jīng)脈不通,郁而化熱,經(jīng)用清營湯加減內(nèi)熱減輕,目前口干不欲飲,故而小柴胡合葛根湯,再加石膏清熱,針對口干不欲飲,加蒼術(shù)燥脾祛濕針對大便黏。
以上處方又參考胡希恕老經(jīng)驗加減用藥。有的說現(xiàn)代研究血壓高不能用麻黃,你這麻黃用的可危險。這個問題劉渡舟老講過,不必擔(dān)心,有是證用是藥。葛根桂枝麻黃等也能發(fā)汗,有類似利尿作用,也能減輕血容量降壓作用。
再按:清營湯溫病當(dāng)中一首重要方劑,屬于氣分以后入營的方劑。葉天士言:衛(wèi)氣營血。入營屬于比較嚴重階段,屬于氣分化熱入里,耗傷營陰,方子中水牛角玄參生地麥冬清熱解毒養(yǎng)陰,丹參涼血散瘀,黃連清心,銀花連翹竹葉清心透熱,再加桑葉菊花鉤藤之類平肝熄風(fēng),相輔相成,因而奏效明顯。二診內(nèi)熱心肝問題不大,改治少陽太陽為主。這就仲景隨證治之。
再再按:這例奏效經(jīng)驗參考張仲景,葉天士,吳鞠通,胡希恕,劉渡舟等老醫(yī)學(xué)經(jīng)驗。可見固守一家之言也不能治本病。左手傷寒,右手溫病,方能縱橫醫(yī)林,必須學(xué)會傷寒溫病,融會貫通才能成事!
 
 
 
 
 
過敏性紫癜
各位同道晚上好,下面由我來和大家分享過敏性紫癜的治療經(jīng)驗。(農(nóng)歷)年前系統(tǒng)生成的年度診報,我治得最多的是過敏性紫癜,人數(shù)不是很多,但這個病病程較長,算上復(fù)診的,是我這兒最多的了。我以前治這個,濕重的用四妙丸,熱重的用犀角地黃湯,氣虛的用補中益氣湯,血虛的用歸脾湯,陰虛的用知柏地黃湯。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比如陽虛的,用過桂枝加附子湯,寒熱錯雜的,用半夏瀉心湯。后來我父親跟我說,既然你這么擅長治這個病,能不能擬一個通治的基礎(chǔ)方。誒,我覺得可以。
這個病的病機是什么,有風(fēng)、有濕、有熱,這些外感六淫長期盤踞在體內(nèi)是不是會耗傷陰血啊,所以還有虛。那我們就祛風(fēng)、除濕、清熱,外加滋陰補血,這是不是消風(fēng)散的路子啊,所以我這個是消風(fēng)散的底。消風(fēng)散里祛風(fēng)有四個藥,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蟬蛻,我們選兩個最強的,防風(fēng)、蟬蛻。
這兩個藥都是散的,我給加上烏梅,有散有收,是不是有點過敏煎的意思。防風(fēng)、蟬蛻、烏梅都是咱們中醫(yī)的抗過敏藥,王琦老師治過敏性疾病就常用防風(fēng)、蟬蛻、靈芝、烏梅四味。
再往下看,消風(fēng)散的臣藥是石膏、知母、苦參、蒼術(shù)、木通,其中石膏、知母清熱瀉火,苦參清熱燥濕,蒼術(shù)香烈勝濕,木通清熱利濕。我不大愛用石膏、知母,教材上寫著石膏性大寒,易傷脾胃陽氣,脾胃虛寒者當(dāng)慎用;知母性寒而滋膩,易傷脾胃而滑腸,脾胃虛弱及便溏者,縱有熱邪或陰虛,亦當(dāng)慎用。雖然孔伯華先生說石膏性涼而微寒,但它還涉及到一個先煎的問題,有點麻煩,所以咱們干脆給換成別的藥。誒,就是梔子了。張錫純先生說梔子屈曲下行,溫和地清君相二火,功用極妙,咱們就用它了。
還有木通這個藥我不太敢用,關(guān)于這個藥的爭議那是由來已久,雖然咱們藥房里的木通是川木通,但是攔不住一些患者自己在外面抓藥啊。咱們穩(wěn)妥點,用薏苡仁吧,梔子和薏苡仁都是國家衛(wèi)計委認定的藥食同源之品。
再往下看,消風(fēng)散的佐藥是生地、當(dāng)歸、胡麻,我去掉生地,加黃芪。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瘡,配當(dāng)歸是當(dāng)歸補血湯,配防風(fēng)是玉屏風(fēng)散。雖然咱們現(xiàn)在的玉屏風(fēng)散還有個白術(shù),但是清代江涵暾所著的《筆花醫(yī)鏡》里就這兩味藥。我們都知道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江涵暾是二甲進士,做過會同知縣,在廣東那個地方,不能小看跨界的。不管是當(dāng)歸補血湯還是江氏玉屏風(fēng)散,都重用黃芪,所以黃芪在我們這也是要被重用的。這里的當(dāng)歸和上面的苦參還能配成當(dāng)歸苦參丸。
再往下看,消風(fēng)散的使藥是甘草,起緩和藥性、調(diào)和諸藥的作用,我們這里用牛膝。過敏性紫癜一般都發(fā)生在下肢,濕熱下注嘛,所以我們用牛膝引藥下行,真正起到使者的作用。如果我們不用苦參而是用黃柏的話,這里面是不是又能配成一個四妙丸。牛膝是活血藥,有的大夫治過敏性紫癜是涼血止血立法,我一般不用那些藥,你看我把生地都給去了。我的思路是活血調(diào)血,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我的外公耿炳燃先生治療紫癜常用梔子、牛膝對藥,涼血頂多用到梔子這個程度,而且配牛膝止中有活。
我再加一味合歡皮。皮膚病和情志,包括睡眠息息相關(guān),李元文老師對于皮膚病、性病合并心理障礙者,常加遠志、菖蒲、合歡皮三味,并稱之為加味開心散。因為開心散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原方?jīng)]有合歡皮。我所接觸到的紫癜患者大多比其它皮膚病患者更加焦慮,所以需用合歡皮解郁安神,而且合歡皮還可助牛膝增強活血之效。就像歸脾湯里不是也有茯神、遠志、酸棗仁嗎。
我一般用防風(fēng)10克、蟬蛻6克、烏梅20克、炒梔子10克、苦參6克、蒼術(shù)10克、生薏苡仁15克、生黃芪20克、當(dāng)歸10克、黑芝麻10克、懷牛膝10克、合歡皮10克。雖只十二味,但里面有當(dāng)歸補血湯、江氏玉屏風(fēng)散、當(dāng)歸苦參丸、梔子牛膝對藥,框架是消風(fēng)散,還有過敏煎、四妙丸的影子,開心散或者說歸脾湯的思路也在其中,以此為基礎(chǔ)方加減,可治療絕大多數(shù)的過敏性紫癜。
 
 
 
 
 
焦慮癥并不可怕
焦慮,很多自媒體都在販賣。
 如職場中的35歲中年焦慮,其就被很多媒體販賣得很好,引起大部分人都焦慮!
各種學(xué)習(xí)資料,各種名師就來指導(dǎo)了,我就想說一句氧化鈣的,見過過了35歲餓死的嗎?
 適當(dāng)?shù)慕箲]是應(yīng)該的,起碼讓每個人都有危機感!
 居安思危,太過于舒服的生活也會讓人廢掉。
 昨天又有自媒體在販賣25歲的焦慮了,發(fā)現(xiàn)這些自媒體簡直已經(jīng)是瘋了,為了流量什么都不顧了。盡信書不如不讀書。
 一般人的焦慮根本就不是病,只要自行調(diào)節(jié)即可。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yīng)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夸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
 2.自我松弛 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xiàn)。并重復(fù)出現(xiàn),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3.自我反省 有些神經(jīng)性焦慮是由于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并沒有消失,仍潛伏于無意識中,。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fā)泄,發(fā)泄后癥狀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 焦慮是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chǎn)生其他病癥,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yīng)能力。
 5.自我催眠 焦慮的人大多數(shù)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shù)數(shù),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
 焦慮并不可怕,但是也不要疏忽大意,經(jīng)常性的焦慮也會積攢成??;
 無論是工作、學(xué)習(xí)還是從事某事項時間太長,再遇到問題一時半會得不到解決的時候,那么也不要著急、焦慮,越著急大腦就會越混亂,出錯的幾率會越大,這時候需要的就是冷靜放松,這也是為什么有些科研人員會實驗后瘋狂打游戲、或在酒吧中喝酒、或去開碰碰車、或去健身房及......
 
 
 
 
 
 
 
小兒胎風(fēng)瘡
倍輕散
【處方】 豬腰子1個,五倍子(末)、輕粉。
【制法】 上用豬腰子1個,開作2片,去膜心,將五倍子末用輕粉納入腰子內(nèi),同沙糖和面固濟腰子縫,炭火上炙焦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胎風(fēng)瘡。
【用法用量】 清油調(diào)涂。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一引《經(jīng)驗良方》
 
 
 
 
 
 
 
腎虛不固之遺精
倍苓丸
【處方】 五倍子2兩,茯苓4兩。
【功能主治】 腎虛不固之遺精。
【用法用量】 為丸服。
【各家論述】 《會約》:凡用秘澀藥能通而后能秘,此方茯苓倍于五倍,能瀉能收,是以盡其妙也。
【摘錄】 方出《醫(yī)宗必讀》卷九,名見《會約》卷十三
 
 
 
 
 
腸風(fēng)下血
倍靈丸
【別名】 倍槐丸
【處方】 槐花6兩,五倍子3兩,五靈脂3兩。
【制法】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腸風(fēng)下血。
【用法用量】 倍槐丸(《魏氏家藏》卷七)。
【摘錄】 《集驗方">洪氏集驗方》卷四
 
 
 
 
固齡
 對于刷牙漱齒,已為今人衛(wèi)生風(fēng)尚,但有人主張早起刷牙,也有人認為晚上刷牙更好。正如古代《金丹全書》中記載:今人漱齒,每以早晨,是倒置也。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養(yǎng)齒者。幾年前,才三十幾歲的我,牙齒常有松浮之感,且有一二臼齒蛀為空洞,?;佳捞壑?,曾將針扎面上安眠一夜。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固齒神方,如獲至寶。此方緣于《修園七種*經(jīng)驗良方》一書,上面記載:治牙之方甚多,苦無大效。昔有人四十后病齒,大牙已脫三個,遇德州魯南石相國之弟傳此方,用之動者復(fù)固,齒病遂除,既冬月食火鍋并煎炒等物,牙縫里出疙瘩,用此末多擦一二次,旋既消減,真第一效方也。若于三四十歲既用之,無間斷,可保至老不脫,永免牙患。有此神方,諸方可廢也。98年開始用到現(xiàn)在照方配制,自行加工,以牙粉代牙膏,堅持現(xiàn)在,的確很好。
 青鹽15 生石膏15 補骨紙12 花椒(去目)5 白芷5 防風(fēng)8 薄荷葉8 旱蓮草8 細辛5
 上藥生嗮,研為細末。每早或晚上用此粉擦牙或刷牙,然后再用水頻漱吐之。此外,固齒神方還對玩固性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具有獨特功效.
 
 
 
 
 
 
落枕
【穴位治療】
落枕不能動、一腳就搞定!
一般一次就可治愈!
 【治療方法】
此法不用任何藥物,方法是落枕后令患者平躺床上,雙腳露出床沿3040公分,右不能轉(zhuǎn),術(shù)者用腳踹患者左腳涌泉穴,左不能動,術(shù)者用腳踹右腳涌泉穴。
【治療效果】:一般一次就可治愈。我用過多回,效果很好。若有雷同,純屬巧合,方法簡單易學(xué),效果驚人,不花錢也治病,效果比醫(yī)院治療還好。希望看到偏方的朋友廣為宣傳,讓民間絕招傳承下去。
 【涌泉位置】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
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當(dāng)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xiàn)的凹陷處就是涌泉穴。
 
 
 
 
 
 
失眠
最近想的事情有點多,有點失眠……看到頭條上這么晚還有那么多人活躍,肯定失眠的人不在少數(shù)。
失眠是非常痛苦的一個問題,甚至有些人因此變得神經(jīng)衰弱,心煩急躁。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我們中醫(yī)科以前的一個治療失眠的常用方。
組成:柴胡 ,黃芩,半夏,黨參,桂枝,白芍,大棗,生姜,炙甘草,酸棗仁,遠志,合歡皮 ,夜交藤,生龍骨,生牡蠣,夏枯草
本方主要從心肝論治,清肝火,安心神,加之調(diào)陰陽,安五臟??芍委煾鞣N睡眠障礙,更年期綜合征,焦慮癥,抑郁癥,節(jié)律性失眠等多種病癥。
 
 
 
 
 
 
 
 
 
元氣虛損,腰膝筋骨疼痛
倍力丸
【處方】 補骨脂2兩(炒),桂心2兩,縮砂1兩(去皮),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木香2兩,安息香2兩(以酒熬成膏),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
【制法】 上為末,煉蜜并安息香膏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元氣虛損,腰膝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日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二二一引《圣惠》
 
 
 
 
 
 
腰痛
倍力丸
【處方】 牛膝(去蘆,酒浸)1兩,羌活(生)1兩,巴戟(去心)1兩,官桂(去粗皮,懷干)1兩,天麻(酒浸)1兩,狗脊(生,去毛)1兩,萆薢(生)1兩,杜仲(去皮,姜汁制,炒去絲)1兩,茴香(淘去沙,炒)1兩,桐皮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川烏頭(炮,去皮臍)1兩,青鹽1兩(別研),沒藥(制研)半兩,木香(濕紙裹煨)半兩,防風(fēng)(去蘆,洗)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用黑牽牛4兩,微炒取粉,和面同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鹽湯送下。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八
 
 
 
 
 
 
 
小兒瘡疹倒靨黑色
倍金散
【處方】 惡實子(炒)2兩,神曲(炒)半兩,虎杖花1兩,山果子(和核)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瘡疹倒靨黑色。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8分,入荊芥7穗,紫草10根,煎至4分,去滓,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四
 
 
 
 
 
 
梅核氣、慢性咽炎、喉嚨干、咽喉有異物感
梅核氣
[方藥]云茯苓9 粉甘草6 生杭芍9 粉丹皮9克干生地12 廣桔紅9 瓜蔞仁9 法半夏9
川射干9 苦桔梗9 山豆根6-9 水煎溫服
[加減]
聲音重濁者,加馬勃9克,利咽以開聲。
胸悶惡心者,加淡竹茹9克,和胃以止嘔。
情志不舒,胸脅滿悶者,加川郁金9克,以行郁理氣。
咽炎,肺熱咽紅者,加黑元參9克,或加寸麥冬12克,以清熱潤肺。禁用升麻。喉炎,
肝膽燥熱者,去云茯苓,可酌加柴胡、黃芩,以清相火,或加升麻、葛根,以敗毒消腫。
喉嚨紅腫者,加蚤休9克,以涼血消腫。
氣滯腹脹,脾濕不顯者,酌加川厚樸69克,以行郁消脹。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之物,解除思想顧慮,保持情志舒暢。以素食為佳,葷腥助熱,對本病不利。
 
 
 
 
 
妙法治鼻炎
絲瓜藤治慢性鼻炎
取霜打后的絲瓜藤 (離地 20厘米左右的主藤 ) ,陰干后研成細末。每天早晚空腹時 ,各取絲瓜藤末 6 , 100毫升黃酒送服。 15天為一個療程 ,中間休息 5天。一般3個療程可見效。
手掌療法治慢性鼻炎
用一只手毫無壓力地輕輕包住自己的鼻子 ,手不能壓住鼻子 ,使其恰好在手掌之中。因為手指縫之間還留有空隙 ,所以不必擔(dān)心對呼吸的防礙。手掌治療一旦起效 ,一般便會出現(xiàn)鼻涕增多。因而 ,也可隔著一層薄手帕或藥棉來進行。一般一次治療3 0分鐘 ,1小時便可起效 ,但部分病人需連續(xù)治療 2- 3次才能徹底治愈。因為是自己進行的治療 ,所以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以免轉(zhuǎn)為慢性。
 
 
 
 
 
 
咽炎蜂蜜茶
【簡介】急性咽炎起病急、初起時咽部干燥、灼熱、繼之疼痛,吞咽時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
【組成】綠茶20 金銀花10
【制法】取上好綠茶20克加金銀花10克,放入茶壺中,用300克的沸水泡之,加蓋30分鐘后倒出約200克濃汁,待其冷卻之后再加入50克的優(yōu)質(zhì)蜂蜜,攪勻后待用。
【用法】每隔30分鐘用此茶50克漱喉嚨2分鐘后徐徐咽下,一般此茶飲完之后就能見效。
【注意】蜂蜜性較涼,有潤便清腸作用,用量不宜過大。對于痰濕內(nèi)蘊、中滿痞脹及腸滑泄瀉者,應(yīng)慎用。由于未加工的蜂蜜中含有一些雜質(zhì),最好選用經(jīng)過煉制的瓶裝蜂蜜。
 
 
 
 
 
 
 
遠年近日咳嗽,聲聲不絕;痰嗽
倍姜丸
【處方】 生明礬1兩,生半夏(去臍)1兩,生南星(去臍)1兩,白茯苓1兩,干姜2兩。
【制法】 上為細末,姜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遠年近日咳嗽,聲聲不絕;痰嗽。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食后、臨臥生姜湯送下。
【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引《居家必用》
 
 
 
 
 
 
痰飲
倍姜半夏丸
【處方】 干姜2兩(泡,洗),白礬(枯)1兩,半夏(湯泡7次)1兩,天南星(湯泡7次)1兩,橘紅1兩。
【制法】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痰飲。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二
 
 
 
 
 
 
止血,生肉,排膿。主刀斧傷,惡瘡
倍黃散
【處方】 五倍子1兩,白芷半兩,石灰3兩,堇泥1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肉,排膿。主刀斧傷,惡瘡。
【用法用量】 滴水為丸,作餅,晾干,刮下,摻。
【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五引《吳氏集驗方》
 
 
 
 
 
 
氣之痛與血之癢
我們周身運行的活力來源于氣和血,氣血暢通,我們就會健康,我們的身體就不會出現(xiàn)異樣。反之,當(dāng)運行在體內(nèi)的氣血出現(xiàn)了問題,我們就會生病,我們就會感覺疼痛和瘙癢。
 中醫(yī)講,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說明了氣血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它們既獨立運行,又相互作用,就像人體五行的相克相生一樣,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
 一般說氣,既包括呼吸之氣,也包括體內(nèi)運行之氣,在這里講的是體內(nèi)運行之氣。
 我們通過大量的實踐經(jīng)驗,會發(fā)現(xiàn),凡是因為氣出了問題,身體一般會疼痛,凡是血液出了問題,身體一般會瘙癢。
 有時候是單獨氣息出了問題,有時候是單獨血液出了問題,有時候是氣血同時出了問題,有時候是因為血出了問題帶動氣出問題,有時候是氣出了問題帶動血出了問題,所以,有時候,身體感覺疼痛,有時候感覺瘙癢,有時候感覺既疼痛又伴隨瘙癢。我們弄明白了氣之痛和血之癢的本質(zhì),對于預(yù)防疾病,治療疾病以至于養(yǎng)生來說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們先說說氣之痛。
 我們之所以會感知疼痛,是因為身體的神經(jīng)細胞感受到了異常情況,比如過熱、過冷、擠壓、破損等等。在我們的體內(nèi)以及皮膚上都分布著大量的這樣的傳感器,隨時提醒我們,給我們報警,使我們警覺,保護我們不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這些細胞多長在筋膜上,而氣息在體內(nèi)的流動就是在筋膜之間。比如,我們著涼了,胃著涼了,筋膜受到冷的刺激,就會收縮,筋膜的收縮會導(dǎo)致上面分布的壓力增大,正是這種壓力使得上面的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了疼痛的信號,傳到我們的大腦,我們就會感覺心口疼,心口的位置就是幽門的位置。這種疼痛和血液沒有關(guān)系,只是因為筋膜的收縮導(dǎo)致了氣息運行受阻。
 再比如,肚子疼。一般來說肚子疼不是由于便秘就是因為拉稀,看起來截然相反的兩種現(xiàn)象,其實卻是一回事。便秘堵塞了腸子的氣道,拉稀同樣是堵塞了氣道,只有大便正常的腸道才會氣息暢通不管是便秘還是拉稀,都是加大了腸道的壓力,神經(jīng)細胞感受到了才給我們的大腦發(fā)出了疼痛的信號。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當(dāng)然,還有許多疼痛與氣息無關(guān),比如牙痛,那是神經(jīng)細胞直接外露而導(dǎo)致的,還有皮膚上被剌個口子,這也和氣息沒有關(guān)系。
 我們再說說血之癢。
 血液是維持我們的機體正常運轉(zhuǎn)和新陳代謝的寶貴資源,血液出了問題會導(dǎo)致疾病的產(chǎn)生甚至死亡。而純粹血液的不正常會導(dǎo)致局部的細胞死亡、局部的肉體甚至骨骼壞死。而恰恰是因為局部的細胞死亡,使得局部的神經(jīng)麻木或死亡,我們不會再收到局部的病變信息,自然也就不會感覺疼痛了。
 比如,糖尿病足,開始的表現(xiàn)就是瘙癢,越撓越癢,越癢越想撓,晚期就會潰爛壞死,就要截止,甚至?xí)<吧?/span>
 其它任何部位也都是如此,凡是潰爛了,都與血液有關(guān),一般都不會疼痛的。
 有時候氣血會共同作用,但是表現(xiàn)又不一樣。比如過敏性的皮膚瘙癢。外表看起來沒有疼痛,只有瘙癢,按說只應(yīng)該與血液有關(guān),而與氣息無關(guān)。其實不然,皮膚瘙癢既與血有關(guān),也與氣有關(guān)。這與皮膚的特殊性有關(guān)。皮膚上汗腺的開閉與氣有關(guān),中醫(yī)講,肺主皮毛,指的就是汗毛孔,肺氣不宣,汗毛孔就不會自由開閉。如果汗毛孔總是緊緊閉上,汗液就不能外泄。汗液是什么,汗液就是血管末端的毛細血管排出來的垃圾。血液有問題或者血液運行不暢都會導(dǎo)致汗液不能排出。所以氣血都會導(dǎo)致皮膚瘙癢。由于汗腺的特殊性,即使汗毛孔封閉,你也不會感覺皮膚的疼痛,只會感覺皮膚的瘙癢。要想從根本上解除或者治愈皮膚瘙癢,就需要加快血液的流動或者打開汗毛孔,而這兩項都需要一定強度的運動才行。還有一個懶辦法,就是泡澡。我以前吃海鮮過敏,吃脫敏藥也無濟于事,有一次,吃多了河蟹,頭皮過敏,腫脹的很大,吃藥不管事,找個盆,倒上熱水,越熱越好,當(dāng)然不能燙壞了,把頭扎到水里悶,幾次下來,居然全好了,后來再也沒有犯過。當(dāng)然以后經(jīng)常泡澡。
 在我們身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現(xiàn)象,只是我們不善于思考罷了,我在這里也算是拋磚引玉。
 
 
 
 
 
 
右手的指關(guān)節(jié)開始依次疼痛
 先是小指,時間較長,然后是無名指、中指、食指,最后是大拇指。
 這種疼痛不碰的時候感覺不明顯,只有碰觸或者用手捏才會疼痛,疼痛的中心點就是中間的骨節(jié),帶著周邊一起疼痛,有的骨節(jié)稍有腫脹,有的不明顯。
 之所以今天寫,是因為,最后一個疼痛的大拇指是星期五早起時開始的,到昨天已經(jīng)基本上消除了,所以在疼痛結(jié)束之時做一個回顧小結(jié)。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天氣太冷,早起鍛煉忘了戴手套給凍的,但是,大拇指的印象最深,是睡覺起來開始疼痛的,故排除了天氣的因素。那只有是自身身體的因素了。
 伴隨著疼痛,還有一個怪現(xiàn)象,就是無名指、中指和食指在疼痛時都伴有針刺的感覺。還真像扎了刺,但是我無論如何仔細找,也找不到刺,而這次明明確確就是一個點,又好像從里向外扎刺似的。疼痛結(jié)束,針刺感覺也隨之消失了。
 我琢磨了許久,也還沒有引起疼痛和扎刺的原因。
 最近5年間,身上有不少疼痛的現(xiàn)象發(fā)生。從后背肩胛骨、肩關(guān)節(jié)、肘關(guān)節(jié)到腕關(guān)節(jié)都有過,還有些規(guī)律,都是由上到下,有里向外。
 其中肘關(guān)節(jié)疼痛的時間最長,先是右邊,后是左邊,前后有1年的時間。
 我以前也思考過這些事,覺得這種現(xiàn)象絕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碰巧的,是有一定規(guī)律在里面的。也許就是長期養(yǎng)生鍛煉,在已經(jīng)打通了全身的經(jīng)脈后,最后要打通全部的關(guān)節(jié)。因為凡是關(guān)節(jié)的地方一定是個坎,在這些坎上氣血會不順暢,會擁堵,會積存各種垃圾,比如類風(fēng)濕骨病就是在關(guān)節(jié)、尤其是小關(guān)節(jié)處產(chǎn)生病變。也許我的養(yǎng)生會給治療風(fēng)濕病、類風(fēng)濕病帶來奇思妙想和獨到的治療方法呢。
 人們一生都會伴隨著疼痛,疼痛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痛;一類是死痛。
 生痛是痛并且快樂著,因為這種痛代表了新生,代表了生機,代表了勃勃朝氣。比如女人生孩子,比如長牙,比如長肌肉,比如抻筋,經(jīng)過這樣的疼痛,人們會獲得新生,會獲得好處,會變得健康。
 死痛則不然,它代表了疾病,代表了死亡。人們得各種疾病會疼痛,亞健康會疼痛,快死亡的時候會在疼痛中掙扎,要打針,要輸液,要化療,這種疼痛會讓人生不如死。
 要想一輩子只有生痛而沒有死痛可以嗎?當(dāng)然可以!這就需要我們養(yǎng)生。
 說到這里,我覺得我很自信,自信什么?我的疼痛一定是生痛,是在非常健康的基礎(chǔ)上邁上了一個更高的臺階。
 
 
 
 
 
 
 
脫肛
倍礬散
【處方】 五倍子3錢,白礬1塊。
【功能主治】 脫肛。
【用法用量】 以水2碗,煎五倍子減半,入白礬,安小桶內(nèi)洗之。
【摘錄】 《濟陽綱目》卷九十六
 
 
 
 
 
 
 
 
胃虛呃逆
倍陳湯
【處方】 陳皮4錢,人參2錢,甘草4分。
【功能主治】 胃虛呃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產(chǎn)后血崩,形脫汗多,氣促
倍參生化湯
【處方】 川芎3錢,當(dāng)歸4錢,荊芥4分,桃仁10粒,人參3錢,肉桂5分(2帖后去之),炙甘草5分,棗2枚。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血崩,形脫汗多,氣促。
【用法用量】 水煎,熱服。
汗多,加黃耆、人參各3錢;渴,加麥冬、五味;瀉,加茯苓、蓮子。
【摘錄】 《梅氏驗方新編》卷四

 
 
 
 
 
一切風(fēng)癬及諸般癬瘙癢,搔之不已
備急羊蹄根涂方
【處方】 羊蹄根、草烏頭。
【功能主治】 一切風(fēng)癬及諸般癬瘙癢,搔之不已。
【用法用量】 凈拂多人行磚,上滴好醋,先磨草烏頭約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發(fā)癢,以指點藥抹之,仍吃煮腎散相為表里。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三七
 
 
 
 
 
 
 
奔豚氣上至,心煩亂,不省人事,上至心下,從少腹起,上至咽喉,悶絕不能言語
備急壓氣散
【處方】 大檳榔4個,紫蘇穗2錢半,生姜1斤(取自然汁)。
【制法】 上為細末,分作2服。
【功能主治】 奔豚氣上至,心煩亂,不省人事,上至心下,從少腹起,上至咽喉,悶絕不能言語。
【用法用量】 水煎,和滓溫服,12次。
【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七引《醫(yī)林方》
 
 
 
 
 
 
 
治五種咳嗽,一曰上氣嗽;二曰飲嗽;三曰躁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
皆由肺受風(fēng)寒,氣不宣通所致。無問久新輕重,以至食飲不下,語聲不出,坐臥不安,晝夜不止,面目浮腫,胸脅引痛,并宜服之
備急五嗽圓
【處方】 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皂莢(去皮..炙黃),各等分。
【炮制】 上為細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五種咳嗽,一曰上氣嗽;二曰飲嗽;三曰躁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
皆由肺受風(fēng)寒,氣不宣通所致。無問久新輕重,以至食飲不下,語聲不出,坐臥不安,晝夜不止,面目浮腫,胸脅引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圓,溫酒下,米飲亦得,食后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銀屑病,不用怕!咱老百姓有內(nèi)服及外用驗方、中成藥
【紫金丹】
【醫(yī)方賞析】安心湯
歸附丸,匯集
頸椎病,張氏醫(yī)通 椒附散,治療項背不能轉(zhuǎn)側(cè)、腎氣上攻等:項背強痛,不可以顧。項背疼痛,富貴包疼痛
中醫(yī)經(jīng)典摘錄(301-400)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