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策劃 No.962011.7.1
轉發(fā)至:
“200名美國富翁給奧巴嗎和參眾兩院議長發(fā)聯(lián)名信,主動要求對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加稅?!边@樣的事情是不是讓你聽起來有些荒誕,但這確實是事實,而且早已有先例,在小布什簽署取消遺產稅法案時,包括比爾-蓋茨父親、洛克菲勒等120名美國富豪,就搞過這么一回公車上書,美國的富豪們?yōu)楹螌ψ约合氯绱撕菔郑縖
網(wǎng)友有話說]
200頂級富豪致信奧巴馬:請向我多征稅
“我們現(xiàn)在寫信,是敦促你們將國家利益置于政治考量前,為了我們國家的財政健康和民眾的福利,我請求你們對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加稅……我們作為忠實的公民提出這樣的請求?!?div style="height:15px;">
為富當仁的美國富翁們
富人主動要求向自己加稅并非僅此一例,當年小布什簽署完取消遺產稅法令后,很多人站出來反對,而且鬧得動靜最大正是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富豪們。
富人社會責任感由來:要自律,更需制度
美國富豪們的義舉,其實同美國文化、傳統(tǒng)和相關制度息息相關。對他們來說,用好財富,積極回饋社會,是義務也是責任,更是對自己的道德要求。
200位頂級富豪給總統(tǒng)的聯(lián)名信:請向我多征稅
當你看到這封信后,第一個反應是:他們竟主動要求加稅,瘋了,“我是不是看錯了?!”。你真沒有看錯。這封不久前寫給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參眾兩院議長的聯(lián)名信,作者是美國的200位頂級富豪,目的就是主動要求國家對他們多征稅。如下是信件的主要內容。[
我來說兩句]
“我們現(xiàn)在寫信,是敦促你們將國家利益置于政治考量前,為了我們國家的財政健康和民眾的福利,我請求你們對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加稅……我們作為忠實的公民提出這樣的請求。
“我們的國家面臨著選擇——要么我們償還債務,為未來做好儲備,要么我們逃避金融責任,損害國家的潛力。我們的國家有恩于我們,它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的基礎?,F(xiàn)在,我們希望能保持這樣的穩(wěn)固基礎,以便其他人也能和我們一樣成功。
“請為我們國家做正確的事情吧,提高對我們的征稅吧,謝謝!”。
在富翁們的公開信的推廣網(wǎng)頁上,還公布了與富人相關的幾項數(shù)據(jù),敦促政府對貧富差距的重視,富翁們自揭家底,讓人驚訝,如下是公開的數(shù)據(jù)內容:
只有375,000美國人收入超過一百萬美金。
1979年到2007年之間, 1% 的最有錢的美國人的收入增長了281%。
在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美國百萬富翁的邊際稅率高達68%。1963年, 美國百萬富翁的邊際稅率高達91%,1976年,美國百萬富翁的邊際稅率高達70%,而如今, 美國百萬富翁的邊際稅率只有35%。
減少高收入的所得稅是使經(jīng)濟增長最沒效率的方法之一。
大約44%的國會議員們是百萬富翁。
減稅從來不是永久的。
停止對收入最高的2%減稅將會在未來十年幫國家付掉70億美元的債務。
為富當仁的美國富翁們
主動要求向自己加稅并非僅此一例,記得當年小布什簽署完遺產稅法令后,很多人站出來態(tài)度堅決地反對取消遺產稅,而且鬧得動靜最大的正是站在美國富豪榜最前面的那些人——小布什改革計劃的既得利益者。布什的方案剛一提出,蓋茨基金會會長比爾-蓋茨父親立即發(fā)起向國會請愿書,得到喬治-索羅斯、大衛(wèi)-洛克菲勒、斯蒂夫-洛克菲勒等120名美國富豪聯(lián)名簽署,反對取消遺產稅,并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則廣告:“Please tax us”(“請對我們征稅”)。[
我來說兩句]
“宰窮人肥富人的政策我們不要”
富豪們對布什取消遺產稅政策不領情,他們認為取消遺產稅將會損害公益事業(yè),影響社會公平。由于現(xiàn)在美國貧富懸殊越來越大,遺產稅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極其有效的財富再分配方式。目前,美國目前遺產稅所帶來的財政收入,相當于聯(lián)邦政府全部用于補貼住房和城市發(fā)展的支出。廢除遺產稅以后,政府的損失只有靠向支付能力更弱的人征稅來彌補,要么就得“拆東墻補西墻”,削減社會保險、醫(yī)療補助、環(huán)保和其他對公眾福利至關重要的政府項目其結果,只是讓少數(shù)的百萬、億萬富翁得利,而損害占大多數(shù)的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入不敷出的窮人?,F(xiàn)在由于經(jīng)濟緊縮,各州已經(jīng)在縮減支出,正當幫助老人和兒童的關鍵項目面臨削減的危機時,給富人以這樣豐厚的減稅待遇是違背良心的。富豪們站出來主動捍衛(wèi)遺產稅,證明了他們真的是在考慮社會公平、關注慈善事業(yè)的。 不讓后代成“寄生蟲”
億萬富豪們還有一個抵制遺產稅的重要理由,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沒有品嘗過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只會享受取樂的寄生蟲。巴菲特就對自己的子女明確表示:“如果能從我的遺產中得到一個美分,就算你們走運?!痹诎头铺乜磥?,取消遺產稅除了經(jīng)濟損失外,更重要的是破壞了美國賴以建國的社會基礎,那就是憑個人貢獻而不是憑家世致富。用保留遺產刺激創(chuàng)業(yè),就像挑選冠軍的兒子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錯誤而荒唐。美國財政部前部長魯賓認為,不征稅就將財富傳給后代是與美國經(jīng)濟活力“背道而馳”的行為。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勞而獲。當全世界的父母都在為了后代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掙錢的時候,這些富豪們的觀點也許顯得過于超前。[
詳細]
美國富人社會責任感由來:需要自律,更要制度安排
美國富豪們的義舉,其實同美國文化、傳統(tǒng)和相關制度息息相關。主觀上講,對美國富人而言,“富”且“仁”,已成為許多人的精神追求。對他們來說,用好財富,積極回饋社會,既是義務,也是責任,更是對自己的道德要求。而他們的這種境界,反過來也有助于化解底層社會的仇富心態(tài),促進社會的和諧。[
我來說兩句][
洛克菲勒家族:富過六代的家族]
制度的約束很重要
以個人捐助為例,建立基金會或捐助善款則可以獲得稅收減免。美國每個公民的終身免稅額為67.5萬美元,每人每年贈送額在1萬美元以上的可免稅,超過1萬美元的部分,就可使用自己的終身免稅額度。慈善捐助不僅可以減少損失,而且有助于樹立公眾形象和產生模范效應,這就使得美國不少富人競相“攀比”向社會捐款,一種 “捐贈文化”蔚然形成。
美國富人:不愛炫富,樂于奉獻
當今的美國富人們仍秉持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價值觀,包括“工作是一種美德”、“競爭是激烈的”、“尊重他人”、注重教育,等等。他們也深知,自己財富和社會地位的取得,源于努力工作、堅持、與人為善,以及幸運,因此這部分普遍具有樂觀、直接解決問題、終身學習、熱情和自信的特點,還樂于助人。美國的財富精英階層絕大多數(shù)不愿意顯露自己的財富,只有極少一些個體熱衷于炫耀式消費。[
詳細]
優(yōu)良的社會傳統(tǒng)和宗教信仰
“在巨大的財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臨死的贈言是對美國富人社會責任感的最好詮釋,《華爾街日報》曾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即使美國取消遺產稅,仍有50%的美國有錢人打算把自己至少一半的財產捐給社會,只留下一部分財產給子孫。虔誠的富人認為,辛勤勞動所獲得的成果是上帝的賜予,因此應該回報社會。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手中的財富“都是自己掙來的,屬于自己的”,自己是在為整個社會管理財富,因此有責任將這些錢花在社會最需要的地方,而沒權利去浪費。因此他們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慈善事業(yè)上,在生前或是死后,向社會捐出所有的財產,便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事情,由此形成了美國社會的捐贈傳統(tǒng)。[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