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懶惰,想到的卻是努力與奮斗。
越想努力,
越容易放棄,焦慮來得更快,頹廢來得更猛。
問題出在哪里?
要知道努力是手段,不是目的,錯把手段當成目的,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我們想要的東西,通常是不那么輕易就能獲得。
怎么辦?
能想到的辦法,是努力,是勤快,是多做。
不是每一個人,
他們的體質(zhì),可以支持每天睡 4、5 個小時,其它時間用來自律。
犧牲睡眠時間,
用到他處,也算偷懶,無意中偷了休息的懶。
充足的睡眠,
才能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穩(wěn)定的免疫能力,充沛的健康身體。
睡覺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生命的基石。
就像是說,
一個人不吃不喝,省吃儉用,這樣不會浪費糧食。
這很荒謬。
損傷的身體背后,也是標注好價格的,甚至不用等到老了才清算。
反應快的話,第二天就能感知到。
看不清主次輕重,無視基本的自然規(guī)律,必受其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其實能吃好,睡好,很多現(xiàn)代莫名的壓力、焦慮等問題,都不算事。
當下做不到的事情,
可能在以后看來,無足輕重,甚至可能不存在,會轉移到新的生活場景中。
沒有人會相信不勞而獲。
現(xiàn)實往往是,換了個馬甲就不認識了,或者說本能地忽略掉。
人性如小孩。
看到什么,不僅僅想要,還想立馬要,不付出地獲取。
存在這種心態(tài),
問題不大,可不能幻想久了,錯以為是真的,最后進行自我欺騙。
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有時候要對自己狠一點,否則社會反過來對你更狠。
所有貪圖的便宜,
都在背后標注過價格,等到時過境遷,遭受莫名損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些偷懶的事情,
不可能默默變好,只會在那等著發(fā)霉,事后再也撿不起來,想做都沒法做。
生活工作的每樣事情,
不像超市里面的貨品,清清楚楚標注價格,而是看不見。
這不代表不存在。
分析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方向,可以把價格拎出來對比下。
不要有道德潔癖。
人是活生生的,高尚都是偽裝,背后全是煙火。
“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p>
為什么會難?
因為要去做,不用做的事情,從來都不難。
生命的光鮮亮麗,
背后是耐心、行動、苦難,還有思考。
生命誕生是一場奇跡,
而維持生命的存在,是在不斷地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
不是通常理解的,勇攀高峰,很可能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
或許頹廢才是人的天性。
任何結構體,
在熵增規(guī)律下,不斷走向崩潰,枯寂,衰亡。
這也是生命,最深層次的恐懼與焦慮。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這還是生命的保障,為了維持自身的存在,不斷奮進。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p>
過于安逸的生存環(huán)境,沒有衣食的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是在瀕于死亡。
自強不息,
意味著在不確定的生態(tài)中,不斷打破閉環(huán)結構,構建新的平衡。
比如鍛煉身體。
把自身能量消耗的同時,提升細胞與器官的活性。
要意識到,
生命的點點滴滴,都是磨練靈魂的養(yǎng)分。
今天是持續(xù)寫作的第 361/400 天。
若有收獲,點贊,點在看,點關注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