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較早的年代,有一個巨商為了躲避動蕩,把所有的家產(chǎn)置換成了金銀票。他特制了一把油雨傘,為了逃避動蕩,怕被人家拿去這些金銀票,他就全部藏在傘柄里面,然后把自己裝扮成普通百姓,帶著雨傘準備歸隱鄉(xiāng)野老家。
不料,途中出了意外,因為他走得太勞累了,就在涼亭中打了一個盹兒,醒來之后雨傘不見了,全部家當都在里邊。巨商畢竟經(jīng)商多年,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很快地冷靜下來。仔細觀察,他發(fā)現(xiàn)隨身攜帶的包裹完好無損,斷定拿雨傘之人應該不是職業(yè)盜賊,十有八九是過路人順手牽羊拿走了雨傘,此人應該就居住在這一帶附近。巨商決定就此住下來,他購置了修傘的工具,干起了修傘的營生,靜靜地等待。
春去秋來,兩年過去了,他也沒有等到自己的雨傘。巨商心沉下來仔細思量,他發(fā)現(xiàn)有些人當雨傘壞得不值得一修的時候,會選擇重新購買新的雨傘。他怕他那把雨傘被人家丟了,于是打出舊傘換新傘的招牌,而且換傘不加錢,一時間前來換傘的人絡繹不絕。
不久,有一個中年人夾著一把破舊的油雨傘匆匆而來,巨商接過一看,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那把雨傘,傘柄處完好無損。巨商不動聲色地給那個人換了一把新傘。那個人離去之后,巨商轉(zhuǎn)身進門,收拾家當,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靜才能出智慧,巨商的無言等待,是靜之后的智慧。所以,我們在碰到突如其來的事故面前,應該冷靜,沉著應對,化險為夷。對學佛人而言,你要學會靜,那是一筆智慧的財富,它會讓你懂得靜能生慧。人生驚濤駭浪、烏云籠罩,有時候焦慮、苦惱非但無濟于事,有時候還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恰如其分地安靜,能夠讓你穩(wěn)住陣腳,返回損失。
很多人學佛這個學學,那個學學,這也要,那也要,看哪本書都是好的。常言道:看病要找對醫(yī)生,學佛要找對FM。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兩腳使勁地踩,只能是十公里;一個人開汽車,一踩油門,一小時能夠跑100公里;一個人坐高速鐵路,閉上眼睛,一個小時能走300公里;一個人坐上飛機吃著美味,一小時就能跑1000公里。
學佛也是這樣,同樣在努力,不一樣的平臺、載體和方法,結(jié)果一定不一樣。我們要學習正法,愛國愛民、遵紀守法,讓自己現(xiàn)在就脫離煩惱和痛苦。記住一句話,能改變自己的人,你已經(jīng)是個解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