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講
陶瓷準確地講,指的是陶器和瓷器兩種概念,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陶器的國家之一,但是瓷器卻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外又一項更重要、使用更加廣泛的發(fā)明?!爸袊钡挠⑽腃hina,就有“瓷器”的意思,它的發(fā)音音譯為“昌南”,古來名窯出盛世,盛世昌南多名瓷,昌南制瓷早在東漢年代就已經興起,到了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鎮(zhèn)產青白瓷質地優(yōu)良,遂以皇帝年號改為景德鎮(zhèn),千年窯火延續(xù)至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區(qū)分一下青瓷、青白瓷和青花瓷,進一步領略瓷器文化的魅力。
青瓷是在坯體上施以青釉,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青瓷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在陶瓷產品燒制時,火焰的性質對產品顏色和性能有重大影響?;鹧娲笾驴煞譃檠趸?、還原焰和中性焰,還原焰是不完全燃燒的火焰,這時窯中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多,沒有或者極少游離氧的存在,由于還原焰能使坯體內的高價鐵得到充分還原變?yōu)檠趸瘉嗚F,而使瓷器變成青色。
在商周時期就出現(xiàn)了原始青瓷,到魏晉南北朝之后,各地出產的青瓷開始各具特色,與之相比,青白瓷的出現(xiàn)要遠遠晚于青瓷。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zhèn)為代表創(chuàng)燒的一種瓷器,深得宋真宗的喜愛,盡管當時景德鎮(zhèn)還不是官窯,但是景德鎮(zhèn)的青白瓷也會進貢到皇帝那里去,宋真宗賜名“景德鎮(zhèn)”就與青白瓷息息相關。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泛白、白種透青,俗稱為影青釉,它的美就像青白玉那樣,十分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釉色純正、清白淡雅、溫潤如玉、明澈光潤。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了解到,青瓷和青白瓷的區(qū)分和施釉有很大的關系。釉是由礦物原料按比例配比,研磨成釉漿,施于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煅燒后,成為覆蓋于瓷器制品表面的無色或者有色的玻璃質薄層。古代陶瓷的釉彩發(fā)展就是從單色釉到多色釉,從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發(fā)展為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斗彩的過程。
青花瓷就屬于釉下彩工藝,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色青翠艷,呈色穩(wěn)定。青花瓷瓷胎潔白,質地細密,叩擊發(fā)出清脆的金石之聲,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文人墨客,都能通過青花瓷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也帶給藝術創(chuàng)作者無限的靈感,十多年前,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演唱的《青花瓷》火遍大江南北,以現(xiàn)代化的藝術方式,實現(xiàn)了中國陶瓷文化的廣泛傳播,讓我們再次聆聽婉轉動人的曲調,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