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廣州三元里固生堂門診
病史簡要
近兩個月經(jīng)常感冒發(fā)燒,上一次痰多難咯,這一次發(fā)熱痰不多難咯;食欲旺盛,容易食積,大便日1行,不干不稀,小便時尿急,無尿頻,夜尿0次;睡眠中常磨牙蹬被。昨日發(fā)燒體溫38.8℃
查體
脈浮細弱,舌紅嫩苔黃膩質(zhì)薄水潤,下瞼淡白邊暗紅,面色萎黃,目下紫暗,鼻柱青筋,腹按薄拘,下肢中度甲錯,血絡(luò),手心微溫,手指微冷潮濕,耳廓涼,額頭熱。
基礎(chǔ)病機
表束,表寒,中風(fēng)輕證,傷營
太陰傷血,血少,水飲
陽明里熱,里結(jié),外熱,外燥
處方
1.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碎,棉裹) 半夏半升(洗) 人參二兩 麥門冬一升 甘草二兩(炙)粳米半升
2.肘后石膏甘草散
甘草二兩 石膏二兩 酸漿水一升
復(fù)診醫(yī)案
時間
2019年1月21日 廣州三元里固生堂門診
服藥后癥狀
一劑藥后即已經(jīng)退燒 ,后續(xù)亦未反復(fù),睡眠和胃納均有改善,淋巴結(jié)縮小。嘴唇上暗色區(qū)域藥后顏色變淺變紅。
刻下
不怕風(fēng),不怕冷,不怕熱,出汗不多,無食汗,無盜汗,汗后不涼,無頭暈頭痛,無心慌胸悶,足涼,無耳鳴,無鼻塞流鼻涕,口不干不苦,飲一般,飲溫,納可,無腹脹腹痛,服藥后打嗝次數(shù)變少,腹部不發(fā)涼,無腸鳴,大便日1-2行,不干不稀,排解順暢,小便無尿頻尿急,不灼熱,夜尿0次。眠可有夢,偶爾有夢話。
查體·
脈浮細弦,舌紅嫩質(zhì)薄苔黃膩水潤,口唇干燥微腫,一診唇色黑,用藥后顏色轉(zhuǎn)紅,下肢中度甲錯,魚鱗紋,輕度血絡(luò),面色萎黃,手潮微涼,淋巴結(jié)縮小。
基礎(chǔ)病機
表束,表寒輕證,中風(fēng)輕證,傷營輕證
太陰傷血,血少,里虛輕證,水飲輕證
陽明里結(jié),外燥,外熱輕證
處方
1.半量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兩
2.赤小豆當(dāng)歸散
赤小豆三升 當(dāng)歸三兩 酸漿水一升
3.肘后石膏甘草散
4.甘草二兩 石膏二兩 酸漿水一升
分析
請問許師,這個患者我想開白虎湯,可以嗎?
白虎湯在辛寒法的方向上是對的,但是對于這個患者的津虛層面照顧不足。竹葉石膏湯的組成就是在白虎湯的基礎(chǔ)上去知母加上竹葉,人參,半夏,麥冬。這個患者表上有傷營的層面,津血不能濡養(yǎng),出現(xiàn)下肢的干燥,睡眠的不安和;四證中屬于火證,兼有血病水病表病,火證兼有傷血,所以排除了單純的苦寒法;里虛是以血少為主,津血不足,所以排除了咸寒法;患者出現(xiàn)了食欲旺盛,里熱消食,并且里熱熏蒸到表,產(chǎn)生外熱,所以用辛寒法。
這個患者一診時水證時非常明顯的,小便不利,痰多難咯為所急所苦,這個層面時火證兼了淡飲,淡飲和火證夾雜;同時胃津虧虛,淡飲就是從這里產(chǎn)生的,竹葉石膏湯,用大量辛寒的石膏解外,同時人參甘草麥冬這些藥濡養(yǎng)津血,半夏除水,它是一張表里兼顧,固護津血,濡養(yǎng)胃氣而制化淡飲的方子。
請問許師,第二張?zhí)幏街夂笫喔什萆⒖刹豢梢該Q成白虎湯?
經(jīng)過竹葉石膏湯的治療,患者的表邪得以發(fā)散,津血得以充實,胃氣得以濡養(yǎng),解決了患者的所急所苦,但是患者是火證兼又傷血,不適合苦寒燥傷津血,白虎湯中雖然有粳米,甘草可以顧護津液,但是六兩知母量大且又是苦寒藥,知母在《本經(jīng)》中記載“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不利于患者的津血虧虛的狀態(tài),而肘后石膏甘草散中,一升的酸漿水是以濡養(yǎng)津血為主,在這個基礎(chǔ)上泄越廢水,是不是更合適?
老師老師,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竹葉石膏湯和肘后石膏甘草散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
竹葉石膏湯是白虎湯去知母加竹葉,人參,半夏,麥冬而成,它的功效是表里兼顧,固護津血,濡養(yǎng)胃氣而制化淡飲,用于表上有邪氣困束,里有火熱實證兼有津虛淡飲。肘后石膏甘草散是二兩石膏,二兩甘草,一升酸漿水,酸漿水可以生津除水除煩,它的藥勢是滋津養(yǎng)胃,清熱除煩,宣散透表,肘后石膏甘草散的方勢解肌發(fā)汗,補虛生津,潤降除煩,泄越除水,適合于水火夾雜而需要解表的時候,或者水火夾雜而胃津虧虛的時候。
謝謝老師詳細的講解,讓我對辛寒法又有了進一步認識。
今日所獲
竹葉石膏湯,立足于火證,火熱灼傷津血,所以需要用大量石膏佐以養(yǎng)津補虛的藥,達到一個清熱解表,濡養(yǎng)津血的效果;肘后石膏甘草散,立足于津虛水熱,所以用石膏配酸漿水,達到一個補津清熱,宣散表邪,瀉越水熱的功效。
整理:許家俊
編輯:顏國進
醫(yī)生介紹
快速加星標(biāo)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謙川的文章入口?按照下面的步驟就能找到!
這
個
平
臺
閱讀 1875
精選留言
Amo
醫(yī)生是不是時不時在三元里那里看???我也想帶我仔過去看看。
作者
請查看公眾號菜單欄中的“講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