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痛經的女性以為,痛經只是痛痛而已,過了經期就沒事了。
西醫(yī)也認為,痛經在女性中是常見的癥狀,未婚前痛經待年長后特別是婚后生育過后,痛經自然會消失,可不必治療。許多女兒婚后甚至生育幾個小孩后還是痛經,西醫(yī)如何解釋?可見西醫(yī)跟沒有醫(yī)學常識的一般人一樣的見識。西醫(yī)對痛經這樣幼稚的認識,怎么指望它治痛經?不是緣木求魚嗎?
其實痛經,說明身體出了問題。中醫(yī)學認為:婦女在經期及月經前后,生理上沖任的氣血較平時變化急驟,此時若感病邪或潛在病因與氣血相干,以致沖任、胞宮氣血運行不暢,則"不通則痛";或致沖任、胞宮失于濡養(yǎng),而"不榮則痛"。痛經多因情志所傷。六淫為害,導致沖任阻滯,或因精血不足,胞脈失于濡養(yǎng)所致。
下面是我診治的一個病例。
李某,女,30歲,痛經多年,十分難受,經朋友介紹到深圳梧桐山中醫(yī)學堂診治。
癥狀:經行不暢,痛經,性冷淡,畏寒,納可,大便時秘,小便調,面色晦滯,舌暗紅,左脈沉弦,右脈尺弱。
中醫(yī)辨證:肝郁氣虛,沖任不調。
中醫(yī) 治法:益氣養(yǎng)血,疏肝調經。
中醫(yī)方藥:當歸、白芍、 柴胡、丹參、桃仁、牛膝各10克、香附、 延胡各6克 青皮3克 烏藥2克。
二診:患者述服藥后經行暢,經量多,經色正常,經行腹痛全消。諸癥好轉,面色轉澤,舌淡紅,苔薄,兩脈小弦,守方再進15劑以固療效。
我們不妨看看科學的西醫(yī)如何治療痛經的。
一、對癥治療
1.止痛、解痙:為防止痛經的發(fā)作,可在月經來潮前12~24小時口服解痙止痛類藥物。輕度痛經者可口服去痛片或磷酸可待因 60mg;嚴重痛經患者可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另外,巴比妥類藥物對痛經亦有療效。
2.鎮(zhèn)靜:對嚴重痛經伴精神緊張、情緒不穩(wěn)定的患者,可給予少量氯丙嗪口服。
二、內分泌治療
1.雌激素療法:適用于子宮發(fā)育不良而經量較少者。一般選用已烯雌酚0.5~1mg,于月經第6天開始口服,每晚1次,續(xù)服20天,連用三個月經周期。此法的目的在于抑制排卵而防止下次痛經的發(fā)生。其缺點是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可同時給予維生素B6 口服,以減少反應。
2.孕激素療法:目的在于通過抑制垂體功能而達到阻止排卵,從而消除痛經癥狀。常用炔諾酮(婦康片)、炔異諾酮或甲孕酮(安宮黃體酮)每天4~8mg,口服。自月經第5天起,連服20日,連用三個月經周期。多數(shù)患者在停藥后半年內無痛經現(xiàn)象。
3.口服避孕藥療法:用避孕藥Ⅰ號(復方炔諾酮片)或Ⅱ號(復方甲地孕酮片),于月經第5天起,每晚口服1~1.5片,連服22天。治療后第一個月癥狀即可減輕,第二個月起效果更加顯著。
三、前列腺素拮抗物
naProxen為一種前列腺素拮抗物,對已婚婦女通??捎胣aProxen鈉275mg,經陰道給藥,1小時后,即可不痛。也可口服消炎痛,1次25mg,每日2~3次,從經前第1天開始,持續(xù)至月經第2~3天。另外亦可服用乙酰水楊酸0.3g,甲氯滅酸250mg,方法同消炎痛。
四、手術治療
1.擴張宮頸法:對宮頸管狹窄的病人,用器械擴張,以利經血暢流。
2.子宮懸吊手術:如子宮極度后傾后屈,經上述各種方法,效果不顯者,可行此法。有利于經血流通,以減輕痛經,同時有助于受孕,對久婚不孕者可考慮施行此術。
3.骶前神經切除術:對不能耐受排卵抑制劑,或有禁忌癥的嚴重痛經病人可能適宜。
西醫(yī)的治療,吃止痛藥,麻醉神經;吃避孕藥或孕激素;手術擴張堵塞。除了傷身體,能解決問題嗎?不是幼兒園玩過家家吧。
本醫(yī)案的方藥須在中醫(y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