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優(yōu)秀的管理者,都是自己磕磕碰碰走過來的,過程中有艱辛有痛苦也有喜悅。但其中的真實感受大部分時候都只有自己會懂。
今天小匯就從一位管理者的角度,和大家來分享一些如果你不帶團隊,就永遠不會懂的事情。
執(zhí)行和管理壓根是兩回事
所謂執(zhí)行,就是善于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有效及時把問題解決;
所謂管理,就是善于發(fā)揮他人的長處有效及時把問題解決;
這看似只有兩個字的差異,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執(zhí)行和管理不是在同一維度的,管理能力的修煉不是執(zhí)行能力的疊加或幾何倍的增長,而是一種蛻變,破繭成蝶一般的蛻變。
這種蛻變不僅考驗你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技能,最關鍵的是考驗你的心智模式。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優(yōu)秀的員工有機會轉為管理角色時,都有一段艱難的時期 ,就好像游戲里的英雄技能點加得不對一樣,因為不是所有人天生就適合做管理者。
能做、想做、需要做也不是一回事
以前,還是員工的時候,根本不考慮這三者的差別和關系,但是一旦你有了團隊之后,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起來。作為管理者你不得不為你的團隊進行考慮和規(guī)劃,而這三者也開始產(chǎn)生了本質的區(qū)別。
不能做+不想做+不需要做=讓任務見鬼去吧
不能做+不想做+需要做=考慮自己是否勝任
不能做+想做+不需要做=別想太多做好自己
不能做+想做+需要做=這是團隊的成長空間
能做+不想做+不需要做=記錄一下以后可能有用
能做+不想做+需要做=這就是你日常的工作
能做+想做+不需要我=這是團隊的潛在價值
能做+想做+需要我=這是最佳的任務配置模式
作為一名帶領團隊要馳騁沙場的帥才來說,要時刻關注和投入的是4和7,這是你團隊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如果經(jīng)常遇到1,那這個工作就沒有太高的價值,如果能夠遇到8的話這樣的工作最幸福。
被依賴是最大的價值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白來的話語權,也從來沒有白來的信任感。所有管理者都要明白,坐上管理職位是你奮斗的開始,并不是你最后的勝利。
什么樣的團隊才會有話語權?什么樣的團隊才會被公司所信賴?
答案:是被公司依賴的團隊。
公司一旦離不開你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自然會有話語權,自然會被信賴。
要被公司所依賴,這需要我們和各個部門通過長久順暢的合作,讓業(yè)務方了解和認知到我們人力資源團隊(或其他團隊)是不可替代的。讓他們依賴我們高效、專業(yè)和負責任的工作,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
你并沒有那么了解別人
帶團隊之后,管理者都會犯一個高頻率出現(xiàn)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的感覺去代入團隊成員的思考。
舉個簡單的例子,幾乎所有管理者都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事情很簡單的,你只要這樣這樣做,就肯定不會錯啊,你怎么不聽我的呢?
這句話隱含的意思就是:我作為管理者已經(jīng)看透了一切,你按照我做的就肯定沒錯。
但實際上作為執(zhí)行者,他們能夠看到很多你所看不到的東西,在真正執(zhí)行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所以不要先入為主,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再做決定。
KPI到底是什么
我們每個人都被考核過,現(xiàn)在當你要考核別人的時候,你才會對KPI有更深刻的認識。實際上,KPI只是一個工具,不是結果也不是目的。
不管你的下屬是S、A、B、C、D、E哪種結果,結果放在那里已成定局,不要在結果上大做文章,最關鍵的是做的好的人如何去激勵他,做的不好的人如何去改善他,這才是當務之急。
將KPI這個工具用的好的管理者,一定是平日里恩威并施,在團隊中有威信并且能夠被團隊成員所喜愛的人,只有做到這一點,考核的任何結果團隊成員都能夠欣然接受。
學習和成長變得更重要
作為管理者,如果在自我提升的方面不投入精力去學習,以后你就會基本帶不了團隊,因為你的成長速度一定要比團隊成長的速度要快,這樣作為領頭羊的你才可能帶好這個團隊。
關于成長,其實大部分管理者都不會忘記給下屬們的上升空間,無論是職業(yè),還是技能,甚至是錢。只是有些時候迫于各方面綜合考慮,只要你有價值哪里都會發(fā)光的。
所以,不要停止你學習和成長,不管你走到了什么職位什么地位都不要停止,只有這樣你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