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是中醫(yī)滋陰補腎的代表方劑,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共六味藥組成。方中六味藥合用,三補三瀉,以熟地黃、山萸肉、山藥三補為主,滋養(yǎng)肝、脾、腎三臟;以澤瀉、茯苓、丹皮三瀉為佐,滲濕清熱泄?jié)?,寓瀉于補、瀉不傷正。主治由腎陰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潮熱盜汗、口燥咽干、足跟作痛等癥狀。
六味地黃丸并非沒有副作用,因為方中組成藥物以滋潤為主,久服過服,必易滯脾礙胃,脾胃失和影響食欲;脾受濕困易致脾虛泄瀉。
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用于肝腎陰虧,虛火上升所致的腰膝酸軟,骨蒸潮熱,消渴,頭目眩暈,盜汗遺精,耳鳴耳聾等癥狀。
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知母、黃柏兩味藥制成,主要針對肝腎陰虛火旺所致的腰膝酸痛、虛煩盜汗、遺精等癥,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但方中知母、黃柏藥性寒涼,平時大便稀者須慎用,以免損傷脾胃。
麥味地黃丸:滋養(yǎng)肺腎。是在六味地黃丸內加入麥冬和五味子,以增強六味地黃丸的養(yǎng)陰生津,斂肺納腎之效,對有咳嗽、氣喘、潮熱、盜汗等肺腎陰虛癥狀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杞菊地黃丸:滋補肝腎。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兩味中藥,用于治療肝腎陰虛引起的眩暈、耳鳴、雙眼昏花、視物不清、眼睛干澀、迎風流淚等癥狀。
歸芍地黃丸: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增加了養(yǎng)血柔肝的當歸和白芍,對血虛頭暈、女性崩漏等療效顯著。
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肉桂、附子兩味溫陽中藥,對腎陽虛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長、大便稀爛、陽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癥等較為適用。
濟生腎氣丸:是在桂附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車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濕之功效大大增強,適用于腎陽虛衰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明目地黃丸:滋腎、養(yǎng)肝、明目。是在杞菊地黃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針對眼病的蒺藜、石決明及滋陰養(yǎng)血的當歸、白芍等藥,是眼病的專用方。
都氣丸:實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補益固攝之功,故都氣丸適用于腎陰不足所致的虛咳、氣喘、遺精等癥。
今方的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和古方有很大區(qū)別,專門到藥店買了幾盒。這是3種完全不同的藥,不能混為一談!!
桂附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 肉桂、附子
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 + 桂枝、附子、牛膝、車前子
濟生腎氣丸:六味地黃丸 + 肉桂、附子、牛膝、車前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