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京保利2014秋拍近現(xiàn)代書畫板塊夜場拍賣舉槌,估價僅為60萬到80萬元的徐悲鴻人物畫作《寒山拾得》以56萬元起拍,860萬落槌,最終成交價高達989萬元,再一次印證了市場就算趨于平淡,也基本“無漏可撿”的不爭事實。創(chuàng)作于1944年的《寒山拾得》約5.2平尺,是徐悲鴻為數(shù)不多的人物畫之一。從估價幾十萬到最終以近千萬元成交,像《寒山拾得》這樣低開高走的拍品在今年秋拍近現(xiàn)代書畫板塊并不是個案。12月4日北京匡時,黃賓虹的《焦墨山水》以448.5萬元成交,估價僅為80萬元;11月21日嘉德大觀之夜,錢鏡塘舊藏、吳昌碩的《歲朝清供圖·石鼓文八言聯(lián)》以100萬元估價上拍,最終成交價達到954.5萬元;西泠秋拍,張大千《放艇圖·書法》(成扇)以60萬最高估價上拍,成交價卻高達517.5萬元;齊白石的《握蘭簃裁曲圖》也以160萬元較低估價上拍,最終以1012萬元的價格成交。
徐悲鴻《寒山拾得》,估價60萬到80萬,成交價989萬
《寒山拾得》能夠以超10倍估價的高價格成交,一方面是由于作品本身是稀缺題材。徐悲鴻的人物畫作品數(shù)量非常稀少,《寒山拾得》的創(chuàng)作時間也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因此,徐悲鴻將內(nèi)心的憂患與不安映射在了一些人物畫上,使其成為徐悲鴻作品中最為罕見且重要的題材。盡管市場整體狀況不是非常樂觀,但只要稀缺精品釋出,仍然會成為藏家爭奪的焦點。另一方面,藏家都是有備而來。在保利拍賣前期的宣傳中,《寒山拾得》這件作品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估價不足百萬,未標注有任何的出版和著錄。盡管如此,這幅作品畢竟出自徐悲鴻之手,因此收藏徐悲鴻的藏家在拍賣前就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絕不放過任何可能撿漏的機會。一位現(xiàn)場參與競買的藏家坦言:“現(xiàn)在的買家做功課都很充足,相信現(xiàn)場肯定多數(shù)人在拍賣前就自己查到了出版和著錄,所以才會出現(xiàn)這種爭搶精品的現(xiàn)象?!?/p>
齊白石《握蘭簃裁曲圖》,最低估價160萬,成交價1012萬元
此外,齊白石的早年山水作品《握蘭簃裁曲圖》在拍賣前便引起了買家們的注意,160萬的較低估價似乎也是拍賣行應對低迷市場的及時戰(zhàn)略調(diào)整。早在拍賣預展時,大家就發(fā)現(xiàn)今年秋拍近現(xiàn)代書畫精品的估價不如前兩年的價格,甚至也有人預言,“現(xiàn)在是建倉的最佳時機”。將“估價調(diào)低”顯然也是拍賣行在市場低迷時做出的及時有效的戰(zhàn)略調(diào)整。正如北京保利執(zhí)行董事趙旭所言:“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形勢很差。要保證成交量,首先我們考慮到一定要壓價錢,委托方要把價錢壓的低一點。經(jīng)營方面要想很多措施,要適應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p>
縱觀今年秋拍市場中低估價高成交的拍品,不難發(fā)現(xiàn),首次在拍場露面的“生貨”更能吸引藏家注意。另外,現(xiàn)當代板塊的作品出現(xiàn)估價與成交價差距巨大的現(xiàn)象非常少,一方面由于藏家對現(xiàn)當代藝術(shù)的市場價值都有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所以這個板塊的估價與成交價之間相對接近一些;另一方面,古代書畫和近現(xiàn)代書畫的收藏門檻較高,在拍賣行沒有標注的情況下,出版與著錄等重要信息需要藏家自己進行更為專業(yè)且深入的研究,才能挖掘到拍品更深層次的價值,最終形成藏家對低估價拍品志在必得的激烈競爭現(xiàn)象出現(xiàn)。
王鐸行書《廣陵懷古二首》,估價40萬到60萬,成交價379.5萬
作為王鐸書畫作品拍賣價格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匡時今秋“暢懷——中國書法夜場”推出了三件王鐸的書法作品,包括1322.5萬元成交的《草書七絕七首》;1265萬元成交的《行書贈敷五文語》;以及345萬元成交的《行書五言詩》。值得一提的是,這三件王鐸書法精品的買家都是電話委托1036號買家競得。事實上,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今年對于王鐸的關(guān)注遠不止這三件作品。早在11月21日嘉德大觀之夜“王鐸的筆底毫端”專場舉槌當晚,董國強就曾趕往現(xiàn)場,目的就是為了看看王鐸寫給好友今礎的八幅扇面。當晚,這八幅扇面都以最高估價60萬元的價格上拍,全部成交,且八幅扇面的成交價都在七倍估價左右。其中,1634年作行書《廣陵懷古二首》扇面拍價最高,以超估價9倍的379.5萬元成交。
王鐸行書《步杜甫〈秋興〉詩 之七》,估價40萬到60萬,成交價310.5萬
明末清初的大書法家王鐸擅行草,以草書成就最高,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嘉德推出的“贈今礎先生扇面八幀”,是王鐸大約作于崇禎六年(1633)到八年的作品,當時王鐸生活在北京,與倪元璐、宋今礎等好友私交甚密,今礎常與王鐸品評書畫。1644年清政權(quán)建立后,王鐸輾轉(zhuǎn)于運河、江浙一帶。由于王鐸和今礎都身仕兩朝,歷經(jīng)明清改革,因此有著相同的借古懷思之情,并通過詩句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慨。如今,王鐸贈今礎詩作存世的除此八幀外,另有兩幀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即《行書秋興詩》和《行書杜詩》。
對于這八幅扇面能以如此高估價成交,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坦言:“趕過來就為了看王鐸寫給今礎的這批扇面能賣多少,走到門口遇到出來的人說剛剛拍完,最便宜的255萬,貴的過300了。以當前的市場來說這成績非常不錯,也許很多人覺得賣的很貴了,但是這種質(zhì)量的王鐸扇面你想再找?guī)讉€也難?!笨飼r中國書畫部業(yè)務經(jīng)理程良鋒也認為:“八張扇面因為稀有性達到這個價格是必然的,假如說客人需要王鐸的立軸,那不難找,但是需要找八個整齊的扇面,這是很難的,說明市場除了名頭、跟風,買家終究還是關(guān)心這種作品的稀有度?!?/p>
王鐸行書《偕友登中岳天中閣作》,估價:40萬到60萬,成交價339.25萬
除了這些價位中等的作品,查看王鐸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記錄可以發(fā)現(xiàn),2010年-2014年間,29件成交價過1000萬元的作品中,有10件都是超過估價4倍以上成交的,其中,2010年匡時秋拍中王鐸《雒州香山作》立軸以4536萬元創(chuàng)下了王鐸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并超過估價10倍多。2010年廣州華藝國際拍場,王鐸1646年作《草書詩卷》以2240萬元成交,超估價近38倍(估價:60萬-80萬元)??磥恚蹊I熱潮是市場厚積薄發(fā)的結(jié)果。
董其昌《臨蘭亭及修稧詩合卷》,估價80萬到120萬,成交價1196萬
11月22日,董其昌1618年作書法《臨蘭亭及修稧詩合卷》以80萬到120萬元的估價上拍中國嘉德,最終以1196萬元高價成交;同日,黃之璧1599年作草書《娑羅館夏日燕居十二首》在中國嘉德以8萬到15萬元估價上拍,成交價達到253萬元;10月8日,祝允明作于明中期的《和陶詩》在香港蘇富比上拍,估價60萬到80萬港元,最終成交價高達1210萬港元;趙之謙1873年作《篆書四言聯(lián)》在嘉德上拍,起拍價50萬元,最終以293.25萬元成交,此前估價為50-60萬元。今年秋拍,書法作品低估價高成交的例子不勝枚舉,進一步證明了書法市場升溫、價值回補明顯。
黃之璧草書《娑羅館夏日燕居十二首》,估價8萬到15萬,成交價253萬12月3日晚,北京匡時“暢懷——中國書法夜場”43件拍品的總成交額達到1.3億元,成交率高達90.7%,多件拍品以超過高端估價的價格成交,有4幅作品單件成交價突破千萬元,分別屬于王鐸、文徵明和康熙皇帝。除了上文提到的王鐸書法熱,本季拍賣書法板塊的另一個熱點便是皇帝御筆書法??滴趸实鄣挠P《行書“賦政于外”》以600萬元起拍,1242萬元成交;而在保利秋拍中,乾隆的《白塔山記》四卷以1.16億元價格成交,創(chuàng)造乾隆書法的全球拍賣價格紀錄,同時也是本季拍賣價格最高的拍品。接二連三的書法高價和高成交率,讓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紛紛感嘆,在資金面偏緊的市場中,書法板塊頗有黑馬之勢。
啟功《行書四言聯(lián)》,估價30萬到40萬,成交價241.5萬
除了王鐸和皇帝御筆等古代書法作品大熱,近現(xiàn)代書法的價值也是逆勢上漲。啟功作于1988年的《行書四言聯(lián)》以30萬元估價上拍,241.5萬元成交。最近幾年,啟功的書法、繪畫作品價格一路上揚,1983年啟功的作品才幾十元,2000年后才上萬,直到2010年后方過百萬,現(xiàn)今的收藏拍賣市場上,啟功書法已被捧為珍品。啟功先生這一副2.6平尺的對聯(lián)拍前估價為30-40萬,相比于近年來動輒上百萬的啟功書法來說,這一估計顯得中氣不足,不過從拍賣結(jié)果來看,或許正因為低估價迎合了藏家拍場撿漏的心理,在拍賣現(xiàn)場時帶動了爭搶的氛圍,才使得最終的成交結(jié)果遠超估價。此外,賴少其1984作《隸書十五言聯(lián)》,拍前估價為15-20萬,現(xiàn)場競價激烈,多輪叫價后最終以149.5萬元成交,較估價下限翻了近10倍。
賴少其1984作《隸書十五言聯(lián)》,估價15萬到20萬,成交價149.5萬
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表示:“書法市場在最近十年里邊它的走勢是好于繪畫的,無論是古代書法還是近現(xiàn)代書法,它的走勢都是好于繪畫,而且在過去的三年市場調(diào)整當中,書法不但沒有調(diào)整,是在逆勢上漲的?!?他認為,書法作品在過去一直處于被忽略的狀態(tài),可以說是“太便宜了”,相當于沒有市場,一直到1993年左右,藝術(shù)品市場真正出現(xiàn),書畫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書法市場是停滯的,所以最近幾年書法作品的走高,也是其價值回補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