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云第 570 篇分享
合上《人生的智慧》,叔本華的輕語,讓我思緒萬千。
1
“一個人在度過生命中每一小時、每一天的時候,對于自己的總體生命進程及其特征也不甚了解?!?/span>
這句話,讓我想起一個自以為幽默的對話。
有人問我:這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時常調(diào)侃地回答:我這輩子還沒結(jié)束呢,怎么知道哪件事情,可以用“最”來形容呢。
沒想到,段子里也藏著深刻的人生哲學:只要這件事情沒有結(jié)束,只要身在其中,我們就無法了解整件事情。
當我們追求洞若觀火之時,就已經(jīng)承認,自己是管中窺豹之人。
2
“只有當我們度過了生命中的一段時間,或者在我們的整體生命終結(jié)的時候,我們才能把我們做的事、業(yè)績和創(chuàng)作的作品真正聯(lián)系起來,包括其中確切的因果關(guān)聯(lián),甚至才能了解到它們的價值。”
這幾年,我經(jīng)常做一件事情,就是不斷去回顧自己的過去,嘗試理出一條冥冥之中的人生主線。
我想我是抓到了,和你猜的一樣,就是寫作。
從爺爺送我?guī)艽a的日記本開始,從他對我說,未來會成為作家開始。
于是,作文寫了6年,日記寫了15年。
我從來沒想過,寫作文以后會有什么價值,當時只想作文分數(shù)拿個第一,然后被老師念給全班聽,直到六年后,它成為我專業(yè)的助跑器,畢業(yè)論文的大東風。
我從來沒想過,寫日記以后會有什么價值,堅持只是因為無人傾述,直到十年之后再回顧,發(fā)現(xiàn)自己對情緒的覺察,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刻意練習。
沒有回顧,我們就無法抓住藏在事情里的因果,那是我們的命運密碼。
3
“只要我們?nèi)匀恢蒙砥渲校俏覀兊男惺戮椭荒芸偸亲裱覀兡枪潭ú蛔兊男愿駱?gòu)成,受著動機的左右和我們能力的制約?!?/span>
命運密碼的其中3個數(shù):性格、動機、能力。
同樣做一件事情,有人心思縝密,有人火急火燎,這是性格使然。
同樣做一件事情,有人為了名聲,有人為了利益,這是動機使然。
同樣做一件事情,有人輕而易舉,有人拼盡全力,這是能力使然。
你為什么想做這件事情,你會怎么做這件事情,你能不能做好這件事情,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就這樣漸漸拉開。
4
“我們的行事自始至終都有其必然性,我們在每一刻都做著我們在那一刻認為合理和適當?shù)氖虑?。?/span>
我曾經(jīng)問朋友,你選了這個不喜歡的工作,后悔嗎?
她說,如果時間倒流,自己就會選到滿意的工作嗎?其實不會,以那時候的認知,這恐怕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
我們不能用知道了事情結(jié)局的眼光,去批判那些身在其中,不知全局的人,這不厚道。
這里,我們似乎找到了命運密碼的第4個數(shù),認知。
擁有全局認知的人,他堅持的合理,肯定和局中人是不一樣的,就像急功近利之輩,嘲笑長期主義沒有立竿見影的能力。
5
“如果一個人具備非凡的個性,那么,對自己的生命計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能夠比任何一切都更有效地增強自己的勇氣,振作、鼓足信心,激勵自己行動起來,避免走進彎路?!?/span>
我們追求對事態(tài)有全局觀,而對自己的生命有全局觀,也同樣重要。
如果有力排萬難實現(xiàn)計劃的能力,無疑就窺探到了人生的全部圖景,那必然是自信的。
即使有坑不能避,他也可以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就像這句經(jīng)典語錄:只要結(jié)局是喜劇,過程你要我怎么哭都行。
生命計劃,是非凡個性的專屬,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只能是后知后覺:不知何時遺落的種子,會在你的至暗時刻,飄來花香。
“現(xiàn)時此刻的重要性甚少在當下就被我們認識清楚,而只能是在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以后?!?/span>
——叔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