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書叫人性的優(yōu)點,一直賣的不太好,但還有本書叫人性的弱點,卻一直賣的都可以,為什么呢?
其實并不是書的問題,而是出在消費書的人性上,多數(shù)人不想要優(yōu)點,因自己優(yōu)點自己知道,別人的優(yōu)點不太想知道,沒人愿意別人比自己過得好;而多數(shù)人想要弱點,一是希望通過他人的弱點來控制別人的行為;二是不希望自身的弱點被他人控制。
多數(shù)人都想到用弱點制人,即是因為容易做到,也是因為成本較低,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在職場,有上司、有下級、有客戶或合作伙伴,對于這些不同位置的人群,都存在各種弱點,有些人性弱點在這些人群之中都會存在,這與他們的級別身份無關(guān)。
因為人性具有共同的特性,且具有及其穩(wěn)定不變的特性,由此,只要你熟知人性的弱點,就能通過與他人接觸時揣摩出對方屬于哪一類型人員。
制人控弱術(shù),主要就是針對對方弱點的攻擊,也就是我們在鬼谷子中講的抵巇之術(shù),就是針對事件主體漏洞縫隙的進攻之術(shù),且有三大術(shù)法可用:
1、重累(針對對事件發(fā)生反應比較慢的人員使用)
什么叫重累?簡而言之就是要么不搞你,一旦決定要搞你,就要對你重擊之,給予你超負荷壓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你醒悟,讓你屈服。比如在單位,你想要搞定某人,將其整趴下,緊扣住三大要點就能成功:一是你要抓住對方錯誤或失誤之處;二是你要將這些錯誤或失誤放大其后果以及影響;三是將這些后果與他本身目標或遠景掛鉤,令其自我感知利益無法實現(xiàn)而放棄,屈從于你。
2、利誘(針對對財色等物質(zhì)性激勵熱衷的人員使用)
職場存不存在不愛錢財之人,也許有,但也比較難得遇見,自古君子皆愛財,只是取道有所不同而已。又有食色,性也之說,皆為人之本性,皆為人之生理必須需求,而食色皆離不開錢財,所以利誘他人常有無往而不利之效。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利誘,則有幾點要求:一是高價值物質(zhì)性(如錢財、美色);二是超預期引誘結(jié)果呈現(xiàn);三是實現(xiàn)獲得性簡便化;四是承諾性可得;五是必須成功,一旦失敗則難以二次實現(xiàn)控制。
3、比勢(針對對事件缺乏有效分析能力的人員使用)
有剛愎自用之人,也有對行事掌握不全面的情況,更有對形勢分析不透徹,抓不住要點的情況,對此,就要順著對方的思路,一步步條分縷析,通過比較比對的方式,讓對方認識自身決策的錯誤,是不符合現(xiàn)實情況發(fā)展,是不符合其利益的,尤其如果對方性格是比較孱弱之人,一旦你抽絲剝繭分析目前形勢后,對方很容易妥協(xié)。
之所以以三大塊講解,主要在于簡化后的便于閱讀與領(lǐng)悟,但在運用中卻不一定只用其中一種,而是雜而揉用之,同時也是不需要這種順序的,因為有時候不能一步到位,所以在使用一法不可行時,則需其他術(shù)的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