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發(fā)現(xiàn),一到秋季,自己的血糖就會變得不受控制,這是怎么回事?
這是因為秋季天氣開始變涼,人體受到了寒冷剌激,同樣還可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當人體內(nèi)的肝糖原輸出增加,同時就會讓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減少,最后使血糖升高。
此外,秋季早晚溫差大,人體內(nèi)會分泌多種激素來調(diào)節(jié)自身體溫,但是這些激素也會造成血糖的異常波動和升高。尤其是黎明時段人體的激素就會分泌偏多,造成血糖容易偏高。
那么,糖友該如何安全度過有點涼的秋季呢?
1、定時監(jiān)測血糖
天氣變涼后,寒冷刺激交感神經(jīng)使體內(nèi)兒茶酚胺物質(zhì)分泌增多,也可能造成血糖升高和波動。
因此,糖友一定要按時監(jiān)測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居高不下,還容易誘發(fā)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并發(fā)癥。
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可以在現(xiàn)有的降糖用藥方案的基礎上,根據(jù)醫(yī)生指導使用幫助控糖和防止并發(fā)癥的胰島素增敏劑。
2、注意飲食
秋季氣溫下降,出汗減少,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大增,導致血糖升高。加上各種水果上市,糖友難免忍不住嘗嘗鮮。
血糖控制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吃些瓜果,像含糖量高的水果,如哈密瓜、葡萄,不宜多吃。
月餅也是中秋節(jié)里不可或缺的食品,但由于其油脂、糖的含量太高,對血糖影響大。因此,糖友吃月餅時要注意適量,并相應減少主食的量。血糖高或者波動大的糖友禁食月餅。
總之,糖友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jù)自身情況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控制主食,限制甜點。有饑餓感的糖友,可以選擇水分較多的蔬菜瓜果,比如黃瓜、竹筍、西紅柿等,盡量采用清蒸、水煮、清燉等比較清淡的飲食方式。
3、注意保暖
由于天氣突然變冷,人的交感神經(jīng)常常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同時抑制胰島素分泌,使血糖代謝減慢,血糖水平升高。寒冷還可引起血管痙攣,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
同時秋季也是糖尿病足的多發(fā)季節(jié),糖友要注意保暖,避免足部凍傷,睡前用37℃左右的溫水泡腳,時間在5-10分,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鞋子應選擇松軟保暖的,平時注意檢查足部皮膚,一旦發(fā)現(xiàn)足部有皮膚破損,應及時去醫(yī)院診治。
4、避免感染
氣溫驟降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皮膚彈性下降等,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發(fā)生各類感染,比如皮膚感染,尿路感染,尤其是有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的患者容易發(fā)生肺部感染,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避免感染,同時注意皮膚清潔,勤洗澡,勤刷牙,如果皮膚有破損,應及時處理,避免感染擴大。
適當鍛煉,增強抵抗力。
5、避免皮膚干燥
秋季干燥,糖友皮膚黏膜常處于慢性脫水、缺氧和營養(yǎng)不良的狀態(tài),比普通人體表面更干燥,因此要避免水溫過高,避免使用肥皂清潔皮膚,以免造成皮膚干燥。
如果皮膚實在太干燥,可以擦一些性質(zhì)溫和的潤膚露,保持皮膚濕潤。
6、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
秋季不少患者難以入睡,睡眠不好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所以糖友要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比如習慣晚上十點入睡的,不要一下子改變習慣,太早或者太晚入睡。入睡前6小時避免攝入刺激性物質(zhì),如咖啡、酒精、濃茶或大量吸煙等。睡前不進行劇烈運動,不聽搖滾類等刺激性音樂,放松心情。
7、適量運動
鍛煉是糖尿病病人的治療方式,每周至少5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鍛煉對于糖友比較合適。
一般以脈搏不超過110次/分鐘,感到輕微出汗、略有氣喘為好。
鍛煉時間上也要作適當調(diào)整,不要在清晨過于寒涼的時候出去,此時身體突然受到冷空氣的刺激,會導致血管痙攣;可以選擇下午相對暖和時開始鍛煉。
8、保持心情平和
秋季人的情緒容易出現(xiàn)波動,情緒激動會造成交感神經(jīng)興奮,可促使肝臟中的糖原釋放進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導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療效果。
因此,糖友需要學會控制情緒,避免負面情緒,保持心情平和。
糖友只要在秋季遵循以上原則,飲食、起居、情志、運動等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就能有效控制血糖,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為順利過冬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