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黃永年跋·嘉靖本《白氏文集》

芷蘭齋書跋

黃永年跋·嘉靖本《白氏文集》

韋 力 《 光明日報 》( 2012年04月05日   12 版)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唐代白居易撰,明嘉靖間伍忠光刻姑蘇錢應(yīng)龍重修本。鈐?。号沓墙屪硬貢媹D記。
黃永年題記

    唐會昌五年(845)白居易作《白氏集后記》云:“白氏前著《長慶集》五十卷,元微之為序;后集二十卷,自為序;今又續(xù)后訂五卷,自為記。前后七十五卷,詩筆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廬山東林寺經(jīng)藏院;一本在蘇州禪林寺經(jīng)藏內(nèi);一本在東都圣善寺缽塔院律庫樓;一本付姪龜郎;一本付外孫談閣童。各藏于家,傳于后。其日本、新羅諸國及兩京人家傳寫者,不在此記?!弊鞔撕笥洿文?,白居易歿,故此七十五卷本當為白氏生前之最后定本。此五本皆為寫本,自唐至宋流傳過程中,卷帙時有變增?!缎绿茣に囄闹尽纷髌呤寰?,《崇文總目》作七十卷,《郡齋讀書志》作七十一卷,《直齋書錄解題》作七十一卷,并記:“今本七十一卷,蘇本、蜀本編次不同。蜀本又有外集一卷,往往皆非樂天自記之舊矣?!?/font>

    今傳世最早刻本為南宋紹興初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七十五卷本宋人未見著錄,似僅存于傳說。《述古堂書目》載有《白氏文集七十五卷》,然“庚寅一炬,種子斷絕”,故錢謙益曾藏七十五卷本之《白氏文集》,則為傳說中之傳說。另錢曾《讀書敏求記》中言曾于錢謙益處所見《白氏文集》為廬山本,然宋人宋敏求卻言廬山本止七十卷,且無續(xù)后集,故錢謙益曾藏七十五卷本之說更見可疑。黃丕烈嘗以白金二十兩易得絳云樓燼余殘本《白氏文集》十七卷,是書既有燒痕,亦有水漬,僅知其為宋本,確否七十五卷本之殘卷則未知,《蕘圃藏書題記》記此事甚詳。

    進入明代,此書刻本甚多,最早為正德八年蘭雪堂銅活字本,另有正德十四年郭勛刻本,嘉靖十七年錢應(yīng)龍刻本,萬歷三十四年馬元調(diào)刻本。寒齋所藏為明嘉靖十七年伍忠光龍池草堂刻姑蘇錢應(yīng)龍重修本,半頁十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鈐有“黃永年藏善本書印”及“彭城江畬子藏書畫圖記”。龍池草堂為吳郡人伍忠光之室名,曾刊刻《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張說之文集二十五卷》及《冀越集八卷》。其中嘉靖十六年刊刻之《張說之文集二十五卷》為此書傳世最古者,前有永樂七年吳縣貞隱老人伍德跋,謂手錄此書以備一覽,亟欲梓之而力不果,冀后世子孫有能續(xù)之云云。由此可知伍氏一族書香延續(xù)百數(shù)十年,其后裔果不負祖望。錢應(yīng)龍者,今所存資料甚少,僅知其刊刻過此書與《元氏長慶集六十卷》。

    此書有永年師寫于榮寶齋綠格箋紙跋語一頁,附于卷首,內(nèi)容為:“此嘉靖時姑蘇錢應(yīng)龍所刊白氏文集,實源宋槧,與鐵琴銅劍樓舊藏小字宋本大致相符,惟宋本卷末陶記已脫耳。蘭雪堂銅活字本亦與此同源,然雙行排印小注多略,非善本也。日本元和時那波活字本題白氏長慶集,則別有所據(jù)矣?!碧m雪堂為明代無錫華堅之堂號,與其叔父華燧之會通館皆以銅活字印刷齊名。蘭雪堂晚于會通館,印書之數(shù)亦少于會通館,其最早排印之本即《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及《元氏長慶集六十卷》。那波道圓活字本刊于日本元和四年(1618),吳昌綬于《嘉業(yè)堂藏書志》中言“此本凡宋本所有者均無脫佚,其為出于宋本無疑。聞日本此集尚有唐卷子本。今藏大阪某氏。或言此本出于唐卷者,未睹其書,不敢臆斷也”;島田翰則云:“元和戊午秋七月那波道圓活字本,是據(jù)狩谷掖齋所藏覆宋本白氏集重刻”;當今日本學者太田次郎認為此本以存于朝鮮之舊編成本為底本,然朝鮮之舊編成本是否為宋本,并無說明。太田次郎還提到,日本于江戶時代以后,《白氏文集》進入以那波古活字本、明馬調(diào)元本及和刻本等刊本為中心的時代,1804-1817年間,幕府還刊行以那波本為底本的官板。在當時流行的《白氏文集》眾多刊本中,那波本以版框?qū)挻?、不附?xùn)點、行間有隙以及天地寬裕等特點,在??睍r最適合用來作為記錄各本異同之底本。

    那波道圓用來排印此書之銅活字原為朝鮮所制。1596年豐臣秀吉第二次出兵朝鮮時,強行押解數(shù)萬朝鮮人至日本耕作,并帶走大量制陶、印刷及刺繡等工匠,使得日本的各種工藝水準大舉提高,當時與印刷工人一同被帶至日本的尚有大量銅活字,即那波排印此書之物也。吳昌綬亦言:“此日本活字本。(活字宋高麗國所制,后為日本所得,慶長、元和間用以印書)。為那波道圓所印,在彼邦幾與五山版并重?!?/font>

    此書與吾尚有一段小因緣,永年師嘗與吾述及往事,約三十年前,永年師聞上海博古齋收到于省吾雙劍簃舊藏一批,其中有桂馥《說文解字義證》之咸豐年間連筠簃初刻本,此書當時印數(shù)不多,書版刻好不久即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火,故流傳極稀,于民國時期書價已幾同宋版。師早聞雙劍簃存有此書一部,惜無緣得見,今聞此書流入廠肆甚是興奮。恰博古齋收購人員至西安收書,師向其提出購買此書意愿,對方稱不愿賣,但可以換書,黃師當即取出此《白氏文集》。博古齋收購人員不知連筠簃本《說文解字義證》之珍貴遠超《白氏文集》,反認為嘉靖本之市場價值遠比咸豐本要高,故交換之后,又搭給黃師兩部清代印譜,令師頗感意外。多年后永年師向吾講述此故事時,眉宇間仍有一股抑止不住之快樂。吾當時即想,若此二書再流入市場而被吾得之,將此故事續(xù)圓滿,亦可謂書界一段小佳話。天遂人愿,三年前此書赫然出現(xiàn)于上海博古齋拍場,吾于圖錄中見此本,食指大動,志在必得。至拍場當日,此書果被吾所得,令吾意外的是書上還有永年師跋語一頁,講明此書版本淵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