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如何區(qū)別寒濕和濕熱,
接下來就是怎么祛濕了。
不同類型的濕氣需要不同的療法。
● 寒濕:
治療原則:溫寒化濕,可服生姜砂仁茶。
做法:
取生姜5克、陳皮3克,
溫水煮開后下砂仁3克,水煎代茶飲,
注意砂仁不宜久煮。
生姜可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陳皮可溫中散寒、燥濕理氣,
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瀉,
三者合用,常飲可溫寒化濕。
● 濕熱:
治療原則:清熱祛濕,
可服馬齒莧土茯苓綠豆湯。
做法:
把新鮮馬齒莧60克,洗凈,
一同加入土茯苓30克、綠豆50克,
燉至熟爛,煎湯服食。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的功效,
土茯苓是祛濕要藥,加上綠豆清熱毒,
常飲有清熱、利濕、解毒的作用。
還不知道自己是寒濕還是濕熱?
記得看回昨天的早報(bào)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