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刺梅別名刺玫花,重瓣黃刺。薔薇科、薔薇屬。主要分布于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等省區(qū)。黃刺梅為落葉灌木,高1~3米。枝常為拱形;小枝褐紫色,無毛,具直立皮刺,皮刺基部扁平,稍寬大,老枝褐紫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托葉細小,大部分與葉柄合生,先端分離成狹披針形裂片,邊緣有腺齒或全緣,宿存;小葉7~13,幾乎無柄,基部小葉稍??;小葉片近圓形或廣橢圓形,長8~15毫米,寬6~8毫米,基部近圓形,稍偏斜,先端鈍,邊緣有重鈍鋸齒,表面無毛,背面幼時微被柔毛,后脫落;葉軸具稀疏柔毛并疏生小皮刺或無毛或小皮刺?;▎紊诙讨敹?,無苞片;花梗長1~2厘米,無毛;花托無毛;花直徑約
黃刺梅花瓣多重瓣,花色鮮艷如玫瑰,俗稱刺玫花。黃花綠葉,絢麗多姿,株叢大,花色金黃,花期長。廣泛用于道路、街道兩旁綠化和庭院、園林美化,亦可在海拔較低,雨量較多,土壤疏松的中下坡大面積種植。是北方地區(qū)主要的早春花灌木,多在草坪、林緣、路邊叢植,若筑花臺種植,幾年后即形成大叢,開花時金黃一片,光彩耀人,甚為壯觀。亦可在高速公路及車行道旁,作花籬及基礎種植。也可栽種于建筑物的朝陽面或側面形成花籬,還可以瓶插觀賞。黃刺梅花濃香,可提取芳香油,果可食,可制醬及釀酒,莖皮纖維是紙漿及纖維板的制作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黃刺梅繁殖栽培】
一、繁殖方法
重瓣黃刺梅多不結實,因而不能采用播種繁殖。無性繁殖常采用軟枝扦插和分根的方法。
1、分株繁殖:于旱春萌芽前進行。分株時先將枝條重剪,掘起植株,將根劈開栽植即可。苗木移植須帶土坨,栽后加強肥水管理。花后將殘花和過老枝條適當重剪,以利更新。黃刺梅栽培容易,管理粗放,病蟲害少。
2、分根繁殖:黃刺梅具有很強的根蘗性,一株4~5年生的黃刺梅,水官司是得當,可從根際抽出新生枝條20~30個,在春季樹液流動以前,把整株黃刺梅連根全部挖出,輕輕的去掉泥土,利用剪將根剪斷分開。分根數量以枝條多少為準,剪完后使每個枝條帶根盡量相同。這樣,每一個帶根的根條便可分離成一個單株的黃刺玫。分析后迅速將其栽入土中,踏實。為確保成活,分根時可將整個植株枝條剪去1/2~1/3,以防止養(yǎng)分、水分過多消耗,影響萌發(fā)新根。如天氣較旱,又難于及時灌溉,也可將地上部分枝條全部剪掉,栽植穴內要放些農家肥作底肥作底栽后要加強。半月后即可產生新根,并萌發(fā)新葉。一般在每年的冬春季節(jié)移栽,新株栽種時應施足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栽后澆一次透水,成活后不必經常澆水,可在生長季節(jié)每月澆一次透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入冬前澆足越冬水。每年花后在根部施以腐熟的有機肥。落葉后將枯枝、老枝、細弱枝、病蟲枝剪去,過長的枝條剪短,疏剪內膛過密枝,以增加植株內部的通風透光,以利于第二年的生長。
二、栽培管理:
發(fā)芽前3月中旬帶土球栽植,栽后重剪,澆透水,分早春和夏末追肥2次?;ê髴舫龤埢?,并對老枝短截,促其形成更多新枝,疏剪內膛老枝,使其生長旺盛。主要病蟲害蟲害有蚜蟲、紅蜘蛛、薔薇白輪盾蚧、玫瑰三節(jié)葉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