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過玉的人都知道,所有的天然玉石都不是百分之百完美無瑕的,如果真的被你發(fā)現(xiàn)了,它要不就是極品,要么就是假貨!
所謂無瑕不成玉,只要決心購買,就要學會接受它的各種不完美。那么寶迷們在購買玉石的時候,哪些瑕疵是可以接受,而哪些又是打死不能接受的呢?
一、常見瑕疵有哪些?
1、裂紋|看到絕對不買
通俗的說,翡翠外面裂了,你還敢買嗎?
一般情況下,翡翠產(chǎn)生的裂紋都是后天形成的,要么是原石在開采過程中受到撞擊,要么是在加工過程中不小心磕碰,這對翡翠的外觀會產(chǎn)生很嚴重的影響。
翡翠的裂紋一般位于玉的外側(cè),肉眼可以清晰可見,用手觸摸能感覺到斷裂的痕跡。
2、石紋|先天不足勉強接受
石紋和裂紋都是紋,但是卻完全不一樣。裂紋是后天形成的,而石紋是先天的,就像是許多人身上的“胎記”一樣。它的形成原因是在長期復雜的地質(zhì)環(huán)境下,因為外力的擠壓而形成的。
玉石的石紋一般位于玉的內(nèi)部,肉眼可以看到,但是觸摸不到。玉石商人們常說——玉無紋天無云,就是說石紋出現(xiàn)在翡翠的內(nèi)部,是很正常的。相比裂紋,石紋的接受度要高一些,不過如果太明顯,也算是瑕疵的一種。
3、石花|這樣的翡翠不值錢
有時候,仔細觀察翡翠,能看到略微不透明的團狀物,這個東西叫石花。有意思的是,這種東西需要根據(jù)種水的好差來觀察,種水好,石花才會被發(fā)現(xiàn),種水不好,石花就“隱形”了。石花也能細分,干巴巴的叫“石腦”,散碎的叫“蘆花”……都是根據(jù)外形來起名字的。
石花太多,對玉器的透明度和美觀度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少就罷了,如果多的話,那這塊翡翠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
4、雜色&臟點|擦不掉的臟東西怎么會好看
明明翡翠是新買回來的,可是看起來臟臟的,這是咋回事兒呢?
有的上面有小面積的點狀的顏色。而這些顏色的存在會使整個翡翠的表面顯得很low很難看,我們稱之為雜色。而那些比雜色更深的,比如黑色、褐色、灰色的,就直接叫臟點。
雜色和臟點,對翡翠的外觀有很嚴重的影響,因為與翡翠的底色有差別,一眼就能看到,影響整體的美觀度,差評。
5、棉|冰種翡翠的頭號大敵
翡翠的棉和石花有點像,只不過,它的造型是像棉絮一樣的。一般存在于翡翠的內(nèi)部,最常出現(xiàn)在冰種翡翠中,因為冰種翡翠太透、太明顯,所以體內(nèi)的棉絮一眼就能看出來。
如果翡翠內(nèi)部的棉很多,那么就會影響到翡翠顏色的滲透、顏色的擴散,透光性也會受到影響。不過也有的人對內(nèi)部的“棉”情有獨鐘,真能搭配上好看的雕刻,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喲!
二、翡翠瑕疵怎么判定,到底還能不能買?
瑕疵,幾乎塊玉上都會有,到底能不能買,還得看你的需求。若是吹毛求疵的“處女座”,那么可能很多翡翠都難以入你的法眼了,如果你不過分追求完美,那么還是能調(diào)到許多不錯的翡翠的。
1、如果你是為了自己收藏和投資,拒絕瑕疵理所當然。
對于投資收藏而言,建議寶迷們不要輕易出手,畢竟能有緣遇到上好的品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是為了投資,那么最好是購買瑕疵越少越好、質(zhì)地越佳越高,價格越貴越好的,雖然這得花一筆不菲的價格,但是未來的增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2、如果你是為了貼身佩戴,那么只要瑕不掩瑜就可以。
普通人想買塊翡翠戴戴,最低的標準就是天然A貨,然后根據(jù)價格和喜好來看不同的種水。既然不是為了收藏,那么略微有些瑕疵也是可以接受的,保持一顆包容的心,理性購買,還是能結(jié)緣的。
戒面&
石花不可有
一般拿來做戒面的都是翡翠中最好的料子,所以瑕疵也是最少的,做戒面的料子是不可能帶有綹裂、白棉、雜質(zhì)的。如果有,那這塊戒面也難以被人看中。
手鐲&
綹裂不可有
手鐲最怕的倒不是雜質(zhì),而是裂紋!雜質(zhì)少一些,只要不影響美觀倒還好,可是一旦有裂紋,整個鐲子的價值就跌了好幾個檔次,沒有什么人會愿意買“壞了”的鐲子吧。
花件&
略有瑕疵可以包容
而那些經(jīng)過雕琢成不同形狀的花件,要求則放低了很多,因為花件的料子有好有壞,反而給工匠們施展才華的空間——它們可以通過雕刻成不同的形狀來避開這些瑕疵,從而將一塊翡翠雕琢成最完美的樣子。
寶姐私語:
寶迷們還是要記住——無瑕不成玉,只要是天然形成的,必定會帶有瑕疵,好的瑕疵少一點,一般的瑕疵多一些。購買時要保持理性,不要一味追求完美,也不能完全不看瑕疵,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綜合考慮。
作者介紹:寶姐,美國GIA寶石專家,明星珠寶顧問。
有一顆按耐不住的愛珠寶的心,也有一份傳播珠寶的文化韻味、讓所有女人因為珠寶而更美麗的心,所有關(guān)于珠寶的問題,都可以留言咨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