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個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在以往中老年人是患上此病的高發(fā)人群,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上了高血壓。究其原因,與很多年輕人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比如熬夜,不愛運動,平時大魚大肉,偏愛重口味等。因此,年輕人也要對防治高血壓引起高度的重視。
患上高血壓后,飲食上要注意很多,尤其需要低脂低鹽飲食。而很多高血壓患者,覺得吃肉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對控制血壓不利,因此,只要是肉食就一口都不吃。那么患上高血壓就不宜吃肉了嗎?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也是對低脂低鹽飲食的曲解。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肉食,都對控制血壓不利,其實,下面這4種肉適量吃,反而有助于降壓。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雞肉
雞肉屬于“白肉”,它富含優(yōu)質的蛋白質,而且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它所含的膽固醇含量相對于羊肉,豬肉等“紅肉”是很低的,因此,只要吃的適量不僅能補充營養(yǎng),還由于雞肉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調節(jié)血脂,穩(wěn)定血壓的作用。不過,高血壓患者吃雞肉,一定要注意去掉雞皮。因為雞皮所含的皮下脂肪比較多,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則不宜食用。
2、豬里脊肉
雖然說豬肉的一般部位,含膽固醇較多,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而豬里脊卻沒有太多的脂肪,而且豬里脊肉還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鎂和鉀,而這兩種元素對降低血壓都有好處。
3、魚肉
魚肉也屬于白肉,其所含的脂肪和膽固醇都較低,尤其像羅非魚這種魚肉,不僅做法多樣,口味鮮美,而且每天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鎂和鉀,從而也有助于降血壓。再說羅非魚受到的污染物較少,也不必擔心食物中毒等,因此,高血壓患者平時可以經常吃點羅非魚哦。
4、牛瘦肉
牛肉雖然屬于紅肉,但牛瘦肉部分,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只要平時吃的適量,不僅有助于降低血壓,還能保護血管。這是因為,牛瘦肉中含有大量的鉀,而鉀可以促進體內鈉從人體內排出,從而有起到降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高血壓患者在知道了可以吃什么肉后,還要注意肉類的做法。平時做肉類菜品時,高血壓患者應采取蒸煮的方式,盡量少用油炒,這樣的做法不僅能保留肉食原有的味道,還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住營養(yǎng),從而對健康很有利。
再是一定要注意,像羊肉、熏肉、肥肉等不宜食用的肉,一定要少吃,甚至不吃。除了飲食之外,高血壓患者還要注意經常適度運動,不要久坐,控制好體重,避免肥胖,多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不熬夜等。
注:以上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