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澤武先生,我是先識其字后識其人,又由于有共同的喜好,我們成為了好朋友。這么多年,讀其人,讀其字,我驚之敬之,但我從沒有敢輕意評之。今年我想試著為董先生寫篇文章,有心讓大家對董先生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多年以來,董先生沉潛在古代書法經典之中,以臨摹古人書法經典作為根基,在選碑臨帖中運用厚古尊今的理性態(tài)度,選擇的摹本和自己的理想相一致,和自己的認識相一致。他師古人更師古人之心,他學書法是從三國時期皇象和宋代大書法家宋克《急就章》及漢代碑刻隸書入手,他的書法用筆常有意想之中的法度,更有意料之外的奇筆,筆在細微處求其變化,讓觀者生出無窮的想象。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順著中國的書法脈絡,不受前衛(wèi)和流行之風的影響,在創(chuàng)作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用心用筆,也能看到其運筆軌跡,緊緊跟著經典走,貼著經典寫,他的書法布局大氣有度,行筆張弛得法,尤其是他的隸書求隸之古意,探隸之真諦,入隸求新入流,在傳統的基礎上,他的隸書及行書總能體觀出書寫的特征,橫畫不平,豎畫不直,筆與筆之間,似連非連,似斷非斷,運筆氣貫融通,不刻意不率性,字求其形,字求其神,這是董澤武先生一直堅持的審美追求。
他的章草和隸書的表現形式渾厚質樸的藝術效果,又要在宣紙上追求古人的審美興趣使古人的拙,質樸的書法與今天的筆法,墨韻,宣紙,三者有機的結合,并使之表現出書法的本質面貌賦予時代精神。在董先生的創(chuàng)作中,古帖融匯,用筆自然而然無雕飾痕,他的精彩之筆全部體現在起筆行筆與收筆之中。
董澤武先生的書法作品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觀賞性都別具一格,更值得一提的是董先生書法引起觀眾對“筆墨當隨時代”這一永恒命題的學術思考,特別是一個書家不斷的探索,緊跟經典走貼著經典寫,在他的書法里表現出很高的傳統的文化素養(yǎng)。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董澤武先生的書法不斷出現在全國各地的書法展覽上,受到專家和讀者的一致好評。
董澤武,書室名三策堂,現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滁州市南譙區(qū)書法家協會主席,書法作品入展及獲獎情況:
1、第三屆安徽省書法展(安徽省書協)
2、第四屆安徽省書法展(安徽省書協)
3、安徽省“紅星杯”書法展(安徽省書協)
4、孔孟之鄉(xiāng)漢碑行全國隸書展(山東省書協)
5、全國首屆農民書法展(河北省書協)
6、“中國夢·翰墨朝陽”第四屆全國書法大賽展(北京市書協)
7、第二屆“董子杯”全國書法展(河北省書協)
8、第十七屆“齊文化節(jié)”全國簡帛書法名家作品展(山東省書協)
9、入選第三屆“希望圓夢”杯全國書法作品展(甘肅省書協)
10、江西省首屆篆隸書法展優(yōu)秀獎(江西省書協)
11、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獎(中國書法報·廣東省書協)
12、東坡書畫院成立十五周年全國書法邀請展一等獎(河南省書協)
13、紀念少林寺1250周年全國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獎(河南省書協)(河南少林寺收藏)
14、“長江頌”國際書法收藏大展優(yōu)秀獎(湖北省書協)(國家長江文明館收藏)
15、第四屆“豐慶杯”全國書法藝術展優(yōu)秀獎(河南省書協)
16、第一屆中韓議員公務員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獎(中國書協和大韓民國憲政會)
17、第二屆世界華僑華人美術書法作品展佳作獎(中國書協·中國美協主辦)
18、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全國書畫大賽獲入選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書畫院)
19、安徽省“攜手共圓小康夢”主題書法作品展(安徽省文聯,安徽省書協)
20、“重走長征路喜迎十四運”全國書畫展優(yōu)秀獎(陜西省書協,陜西省書畫院)
21、安徽省港澳僑界慶祝書法展(安徽省文聯,安徽省僑聯)
22、安徽省第二屆老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安徽省書協)
作者:陶樹軍
初審:陸云
審核:魯志東
審簽:張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