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為學五要:虛、靜、積、悟、行,成就經世致用之學
為學心得,與君共勉。
求學如聚沙,虛則能受,靜則能安;問道若登山,積則能高,悟則能遠。
橫渠先生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千秋學問,不過經世致用的功夫。
五重要訣,是為學的路徑,亦是成人成己的階梯。
——虛、靜、積、悟、行,步步踏實,學問自成。
急功近利的時風,人心易趨浮躁,若能以虛心踏實求學,何懼學問艱深?
每個人都在求知問道,淺與深,不在聰穎,而在功夫。
或許你也曾淺嘗輒止,貪多求快,因難生畏,但在夜讀沉思時,追溯先賢,便能感受學問的力量。
如此,為學方得真實受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心虛則能容,志虛則能受。
有多少人滿于己見?
多少學敗于自滿?
虛,是虛懷若谷,是去蔽除私。
學會空其心志,也虛己受人。
將自滿轉為謙遜,將固執(zhí)變?yōu)殚_放。
正如先生所言:'有不知則有知,無不知則無知。'
你的虛心,是為學問奠基。
靜則生明,動則成昏。
為何常感心浮氣躁?
何以總覺難以專一?
靜,是靜心專一,是排除干擾。
學會專心致志,也耐得寂寞。
將散亂轉為專注,將浮躁變?yōu)槌领o。
用一份'收視返聽'的功夫,讓心思專一不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有多少學問半途而廢?
多少功夫未能持續(xù)?
積,是積少成多,是持之以恒。
學會日積月累,也循序漸進。
將間斷轉為持續(xù),將零散變?yōu)橄到y(tǒng)。
正如先生所言:'學必如圣人而后已。'
你的積累,是為學問鋪路。
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為何常感一知半解?
何以總覺不得要領?
悟,是心領神會,是融會貫通。
學會深思明辨,也觸類旁通。
將死記轉為活學,將知識變?yōu)橹腔邸?/p>
用一份'心解力行'的功夫,讓學問融會貫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為何常感學用脫節(jié)?
何以總覺難以致用?
行,是身體力行,是實踐驗證。
學會知行合一,也經世致用。
將空談轉為實干,將理論變?yōu)閷嵺`。
正如先生所言:'學必用于世,方為實學。'
你的踐行,是為學問完成。
寫在最后
為學之道,是由淺入深的功夫,是從'虛'到'靜',再到'積','悟',最終達于'行'。
你若能虛懷若谷,便能廣納百川;你若能靜心專一,便能深入鉆研;你若能日積月累,便能厚實根基;你若能心領神會,便能融會貫通;你若能身體力行,便能經世致用。
少點自滿,多些虛心;
少點浮躁,多些靜心;
少點間斷,多些積累;
少點死記,多些悟解;
少點空談,多些實行。
實學實干,是給學問最好的歸宿。
愿你修得一顆虛心靜志、悟解力行之心,縱然學問深遠,依然踏實向前。
每一次虛心,都是進步的起點;每一次靜心,都是深入的準備;每一次積累,都是根基的夯實;每一次悟解,都是智慧的開啟;每一次踐行,都是學問的完成。
愿在五重要訣的指引下,成就經世致用的學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