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又號癡庵、癡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王鐸書法主要得力于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等各家。梁巘評其"書得執(zhí)筆法,學米南宮之蒼老勁健,全以力勝"。王鐸最擅長行草,其書法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筆力雄健,長于布局。王鐸取法高古,并大膽創(chuàng)新,且開創(chuàng)了一代書風。
王鐸書四言詩《蔣鳴堦像贊》
釋文:
蔣君卅載,吳齋相邀。飲醑歡洽,慨爽吾曹。炬繼漏下,意氣徧餣。
左醢右胾,莊語謔嘲。隆嫩起舞,解袿釋條。高歌泣神,雪來雜飚。
酣氣淋漓,拔鞘按刀。跳躍激沖,大食蕭騷。予亦夾振,若斫鼉鰲。
蔣君清嘯,繼以瓊簫。四座感傷,豎發(fā)頭毛。今變滄桑,天地漂搖。
爾汝鬢白,相對郁陶。死者骨酸,生者無聊。我又入僰,險峽紅蕉。
緱山幽蒨。堪斸藥苗。汝須備酒,攜像山椒。像尚仿佛,舊好夙交。
此為真儒,心期久要。
辛卯 限蕭、肴、豪古韻 題鳴喈丈像,因敘言之。王鐸 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