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緣聚散的識見與智慧,卻是在幾經流轉、人過中年之后,才逐漸感知、領悟的。在年少輕狂的歲月里,我行我素、恣意妄為,對于世間的種種沉迷癡戀、貪多務得??傄詾椤胺遣荒芤玻瑢嵅粸橐?。”將全力以赴、放手拼搏,以達終極目標,奉為圭臬。結果當然是──如愿以償者,洋洋得意、躊躇滿志;失之交臂者,悶悶不樂、抑郁寡歡。就這樣,長久以來泅泳掙扎于茫茫人海里,直到有朝一日暫??堪?,驀然回首才終于明白──聚散有時,強求無益!
在載浮載沉、隨波逐流中,也曾屢屢為花開花落、月圓月缺而憂心忡忡、擾攘不寧;更曾深深被分分合合、風流云散而滿懷憂思、黯然神傷。凡此種種,都是源于對“無常迅速”的蒙昧無知,實際上,無常的現(xiàn)象恒常存在于世間:草木的萌芽、成長、開花、結果以致枯萎凋零;人的一生,從嬰兒、孩童、少壯及至老病死亡,其中無數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又有哪一件是能夠被牢牢掌握,而不會改變、不會消逝在浩瀚無垠的時空中呢?我們必須緊記:“無?!笔且环N“轉變”,但不是一種“宿命”。所以,無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現(xiàn)象,不是無可奈何的。
關于無常的故事,阿難尊者的親身經歷,聽來令人膽戰(zhàn)心驚不寒而栗。據說:有一回,他清晨進城乞食,看見男子歌舞自娛,其樂無比,乞食完畢出城之際,卻見眾人抬尸送行,亡者赫然就是那名男子。阿難深受震撼,以為此事太過奇特,恭請世尊開示。沒想到佛陀的回答是:人命危脆,有生皆必有死,無常乃是世間定律,所以,剛才看見還好好的人,一會兒過后即往生了,并不奇特呀!每過一天,居然還能健在,這才真是奇跡。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該如何自處于這個瞬息萬變的茫茫天地之間呢?只有達到“得失隨緣,心不增減”的境界,才能夠超越、跳脫表相的苦惱與困頓。然而,隨緣又是什么呢?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隨順因緣、順應根機。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要經歷過多少次傷春悲秋的憂愁煩惱;要忍受過無數回生離死別的眷戀傷懷,才了解到世間宇宙成、住、壞、滅的必然;才孕育出隨緣聚散的氣度與胸襟。值得慶幸的是,人間是一個道場,生命是一程學習之旅,當我們學會了“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云”的道理,就可以心無掛礙、歡喜自在。電子郵件的結尾透露出雨過天晴的清明豁達,想必,朋友已經擁有這番智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