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的消費水平,一個普通家庭供出一名大學生的教育成本至少為30萬。
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多讀幾年書,長大成才,而家長求的卻不是孩子有出息回報自己,而是希望學生獨立之后,能夠過安穩(wěn)日子。
絕大多數的學生都來自普通家庭,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供孩子念大學要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一位工薪階層的月收入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而農村家庭更是收入甚微。
學生考上大學之后,家里的開支就變多起來,光是學費還不是最主要的,大學生異地上大學,還沒有收入來源,大學四年里都需要家長提供生活費。
對于一些經濟拮據的家庭,學生放假回校之后,需要拿學費和生活費,不得不去親戚家東拼西湊,只為把孩子供出大學。
家長把壓力都給了自己,讓學生能夠安心無憂地度過大學生活,一些懂事的學生平時省吃儉用,希望能給家里省點錢。
其實大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對于很多家庭還是能夠負擔得起的,最不具確定性的就是大學生的生活費了。
家長對于每月到底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其實沒有很確定的數額,因為家長周圍也會出現很多不同的版本。
同學A家長表示自己每月給孩子1000元生活費就夠用了;
同學B家長說自己家的孩子每個月3000元都不夠。
其實如果家長有條件的話,都會盡力多給孩子生活費,畢竟大學也是一個小型社會,平時學生也需要和同學打好關系,宿舍也會不定期聚餐,這都是從生活費支出的。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家長想讓孩子樹立吃苦耐勞的好習慣,擔心給學生太多生活費會讓學生形成不好的消費觀,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家長更希望孩子能夠體會到賺錢的不容易。
第四級,每月2500元以上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要是在第四級的話,平均每月的生活費都在2500元以上,家庭條件比較不錯,從小到大也不差錢,部分大學生每月領到的生活費甚至都趕上工薪家庭一個月的收入了。
在街頭采訪中就有很多家境優(yōu)渥的學生,他們表示平時生活費也不會特別的計算,沒有就向家長要,怎么也在萬元以上了。
這部分大學生不會有經濟方面的困擾,不過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同,學生也不需要過多的羨慕。
第三級:每月1300-2500元
第三級的大學生平時在大學的生活在小康水平以上,這個生活費的標準如果學生不亂花錢的話,每月還能攢下少量的費用,可以用于和同學聚餐或者約會等。
家長平時給生活費的時候也會很大方,不會刻意地縮減生活支出,如果學生在學校表現良好,還會給學生上漲生活費。
第二級:每月800-1300元
處在這個等級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來自普通家庭,只要學生不亂買昂貴的東西,合理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費,是沒有大問題的。
當然,大學生的生活費標準還和地區(qū)有關,如果在經濟發(fā)達,消費水平高的一線城市,這樣的標準恐怕不太夠用了。
第一級:每月低于800元
我們再來看第一級,這等級的大學生每月生活費不足800元,要知道,現在經濟發(fā)達,室友一起出去聚餐人均都要100元了。
第一級的大學生囊腫羞澀,猶如荒島求生一般,連門都不敢出,基本就在學校食堂吃飯。
而且學生平時也省吃儉用,不舍得購買其他生活用品,必備的用品也是能省則省,在大學生當中是最拮據的。
大學生的生活費基本就是以上這四個等級了,從第四級到第一級,我們看到,學生之間生活費的標準還是相差很大的。
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不管如何,大學生都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盡管家境很好,也建議學生不要亂花錢,畢竟大學生還沒有進入社會自己賺錢,不知道賺錢的辛苦。
大學生上大學主要就是為了學習知識和技能,所以還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學業(yè)上,不要滋生攀比的心理,家庭經濟拮據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知識,今后工作之后實現經濟獨立,反過來補貼家用,這才更有意義。
話題討論:你的生活費處在第幾級?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