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露凝珠(二十一)
家庭、二
世上的人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一個世界里、一個城市中、乃至一個單位、一個小區(qū),但是大家的關(guān)系都是并聯(lián)的關(guān)系。惟有家庭是串聯(lián)的,是用血脈串聯(lián)起來的關(guān)系。家庭中有一個人出了毛病,都會牽扯到家中的每一個人。記得我在農(nóng)村的時侯,我的父親、弟弟、妹妹都到農(nóng)村去看我,有的還要在我那里住上一陣子。等到我調(diào)回來的時侯,全家人都覺得是一件喜慶、激動大事。我回城以后,弟弟、妹妹們先后都結(jié)婚了,慢慢地大家之間的關(guān)系就一點點地淡薄了、疏遠了。這時侯人們開始把自己的感情、資產(chǎn)、心思,都用到自己的小家庭中去,用到夫妻、孩子、和夫妻雙方的親屬方面去了。于是人生的格局就發(fā)生了改變,從以父母、以父母的家為中心,變成了以自己、以自己的小家為中心。慢慢地你老了,你的孩子長大了、成家了,他們又建起了自己的小家。這時侯你的家也就開始退化了,你該到一邊默默地安度晚年去了。這就是人生的變化,就是人際之間關(guān)系的變化。這個變化的道理告訴我們,人生是分階段的,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原來的時間點上。人生最可回憶的就是在你父母家中的那段青春時光、最可珍惜的就是你成家立業(yè)以后的中年階段、最可安享的就是你碩果僅存的晚年光景。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是一個過場,重要的是我們怎么把這個過場過好。青春時光二三十年,是父母養(yǎng)活你,所以你要學會尊重、孝敬父母,要學會感恩。中年階段的二三十年是你要養(yǎng)活孩子,你要學會怎么樣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懂事明理、能夠自立門戶的人,要學會盡責。晚年光景的二三十年是你一點點失去價值和意義的過程,要學會淡定。
我父母的家在今天的天津南京路,耀華中學對面,津匯廣場旁邊,那是英國人建的一排排小洋樓。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剛搬去的時侯,一切還都是新的:菲律賓木的地板、白色鵝卵石的屋頂、二米多高的大扇百葉窗。更值得回憶的是胡同里,小伙伴們組織的小足球隊。我十九歲上了大學,離開了家,直到我快六十歲了又回到那里,陪母親度過她生命的最后幾年時光。那個家給人的感覺就像老人的面容:衰老、衰落、衰敗,一切都隨著時光而沒落下去。六十年的光景,我看到了一個家衰亡的全過程,而我個人的小家也已經(jīng)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衰變期。這就是家,一個小門小戶家庭的歷史。讓人有所感慨,但是沒有什么可憂傷的,因為你的子女又建起了他們自己的小家。縱觀人世間不管是多么富有、還是多么高貴的家庭,都要經(jīng)過這樣一個過程。我認識一些天津的豪門大戶的子女,有的是皇親國戚的后裔、有的是總統(tǒng)權(quán)貴的后代、有的是富賈巨商的后人,幾十年過去了,除了一些人移家海外不得而知,幾乎大多數(shù)的家庭都已經(jīng)凋零敗落了。
所以說家是個不斷變化的巢穴,就像樹上那個在風雨飄搖中,早已鳥去巢空的那一堆樹枝子。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把現(xiàn)在生活中的家建設(shè)好、維護好。不管這個家是貧困、還是富有,“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歡樂,浸透在親密無間的家庭關(guān)系中。”這是美國的德萊塞說的一句話。家的幸福不是在哪個柜子里藏著多少錢、自己多么富有;不是哪個孩子高官厚祿,給自己爭了多大的臉;不是家里的那個女人有多么漂亮、襯托了自己的艷福,而是一家子人暖房熱屋、圍爐共聚,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這就夠了。讓一個家里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和明朗的氣氛,這就夠了。一位老教授,兩個孩子都出國學習、工作去了。老伴近日摔壞了腿,老爺子整天咳嗽痰喘的,老兩口子孤苦伶仃十分可憐。樓下的大爺是個拉板車的,孩子們都大了。今天大兒媳婦來了,提著老爺子愛吃的五花肉,粗門大嗓地喊著“爸爸”。明天二姑爺來,非要和老爺子來個一醉方休。逢年過節(jié)這戶人家更是熱鬧得不得了。讓你說說,樓上樓下這兩戶人家,誰家更幸福?家庭幸福是人生快樂之源。
一個家庭,要想過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女人,當然是會過日子的女人。清代著名的學者顧炎武在他的《日知錄》里,有一句驚人的話語:“王道之大,起于閨門”。為什么起于閨門?他解釋說:“妻子合、兄弟和、而父母順,道之邇也卑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治國之道看起來高深莫測,其實就和管好一個家庭是一個道理,有時侯既很親近,又很瑣碎,甚至是一地雞毛。不管是什么時侯,只要有“家”,就一定要有人來治理這個家,女人治家比較合適。普通百姓找媳婦,找一個會過日子的女人比較好,因為女人大都比較心細、顧家。家庭生活就是由一件一件的瑣事組和而成的,家庭幸福的秘訣也是隱藏在一個一個的小愉悅之中。記得小時侯,每逢大年三十晚上那一刻,母親都要給我們換上新衣服,那心情感到格外的喜悅、舒暢。其實很多時侯,那些新衣服都是過去舊衣服改的,變一變樣式,就給人不同的感覺。我母親就是一個挺會過日子的人。我娶了老婆,取代了我母親的位置,也是個挺會過日子的人。搬家以后,買了一屋子比較高檔的家具,老伴非要給那套香港恒信沙發(fā)做一套外罩,一打聽價格要三千多元。老伴二話沒說出去買來布料,自己動手做起來,只用了一天的時間,連買帶做,花了不到一百元,既美觀又廉價,她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吧?
家庭幸福很多時侯會伴隨著麻煩、艱難、痛苦一起成長,這就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我的同學兩口子都是博士生導師,可是他們的孩子就是不好好念書。父母幫他終于成家立業(yè)的,可是這小兩口都不好好上班,最后死心踏地做了一對肯老族,把他父母急的要命、氣的要死。我另一位同學,是一位大夫。兩口子從結(jié)婚就打架,打了二十多年,終于離婚了。后來他找到了自己的真愛,總算有了一個安穩(wěn)的生活,兩人還買了新居??墒沁@還沒有幾年,我的同學“彈弦子”了。人生總有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每個人都必須要有這方面的準備。我和我老伴的生活還算比較順利,兒子也挺有出息。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孫子,還沒等到我們歡欣鼓舞,就查出這個孩子是個自閉癥患兒。從此以后照料這個孩子就成了我們終生的工作,我們沒有了自己的幸福安祥的晚年生活。這個孩子的出現(xiàn),讓我們老兩口子撇去了一切私心雜念,全力以赴地去承擔我們命運中不能回避的責任。
家庭也是人生命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怎么就讓你們幾個人成為一個家庭的成員?這只能說是命運使然,是緣份所至。不管是好、還是不好,你都要義無反顧地接受,要努力把你的家庭生活過好。這里有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夫妻要和睦、二是子女要教育、三是對老人要孝敬。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大篇的文章要做。家庭在很多時侯是個只能講親情,不能講道理的地方;只能講理智,不能講沖動的地方;只能講付出,不能講回報的地方;只能講怎樣勤勞治家,不能想懶墮享受的地方。一家子生活,哪有馬勺不碰鍋沿兒的時侯,家庭矛盾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這里用得上三字秘訣:一是“忍”、二是“讓”、三是“教”。對父母要忍、對夫妻要讓、對子女要教。大凡不能忍、不能讓的,不能教育的,只能說明你們自己做人的修養(yǎng)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