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魏無忌
來源: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
它給了我一副絕美的容顏,又把我丟入許多個野心勃勃的男人中間。我成了他們爭奪的一枚棋子,無可奈何地陷入政治的漩渦、家國的風波。我這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能尋得一個真心愛我的人,如尋常夫妻一般,安安穩(wěn)穩(wěn)、平平靜靜地度過余生。我只記得,父親是一個貨郎,常常背著貨擔,走街串巷。
有時生意好些,他會給我?guī)弦粋€撥浪鼓,在夏天的庭院里,他搖動著,撥浪鼓會發(fā)出“吥吥咚咚”的響聲。又是一日,他從外面回來,手上破天荒地拿了幾個白凈的大饅頭。
姨父把饅頭拿給了我,然后輕輕摸了摸我的頭,嘆了口氣。
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嘆氣,只覺得吃到口中的饅頭,從未這般香甜。一個中年婦人迎了出來,看到我,發(fā)出一聲嘖嘖的驚嘆。那時我已然生得一副美人胚子,鄰人常??湮摇?br>可我只是不解地看著姨父接過婦人手中的銀子,他松開了牽我的手,走開幾步,回過頭來,看了我一眼,終于大踏步地走了。她們或許也是如我一般,被親戚、父母賣了來,好換取幾兩銀子。
我知道,饑餓的滋味,是很難熬的,死亡的瞬間,是很恐怖的。長大以后,我漸漸能理解姨父那一刻的心情。他要救一家人,而我,究竟是一個外人。我不是被堅定選擇的那一個,我不是可以得到毫無保留愛的那一個。那時我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裊裊娜娜地走上舞臺,人麗如花,如云出岫。
我看到臺下擠擠挨挨的看客,他們凝神屏氣,入迷著魔。
每一次登場演出的時候,園內(nèi)簇簇擁擁的,遍是看客。他們都說,蘇州有個梨園女妓陳圓圓,“容辭閑雅,額秀頤豐”,“觀者為之魂斷”。那該是個尋常春日,他省親途經(jīng)蘇州,在友人的引薦下,來拜會我。其實,我早已聽聞他的才名。出生于仕宦之家的冒襄(冒辟疆),14歲時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被譽為當世四公子之一。待到他長身玉立、儀態(tài)翩翩地站在我面前,我久便沉寂的心,忽然有了鮮活的跳動。
我愛上了他的笑容,有陽光般的煦暖,讓我想起父親手中搖動的撥浪鼓,讓我想起母親臉上舒展的溫柔。許多個柔情蜜意、兩心繾綣的日子里,他許我山盟海誓,會一生一世待我好。他說,他會來接我,會帶我見家人,會娶我,要我等他。崇禎十五年(1642)仲春,我被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
被買賣,被辜負,被劫奪,人生的前19年,已然是這樣了。
命運一直在推搡著我向前走,我想要反抗,卻只得到更冰冷的一擊。
那這一次,我這顆棋子,又可以為執(zhí)棋的人,換來些什么呢?等到我被悄悄抬入宮城的時候,我便知道了,是顯赫的功名,是潑天的富貴。
靠著女兒田貴妃,田弘遇一度備受恩寵。然而田貴妃不久前因病去世了,他便想到了我。
此時的崇禎皇帝,需要的不是一個傾城傾國的美人,而是一個可以為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男人。
我好似突然看見了自己,看見了那個同他一般被巨大的命運籠罩的、無處可逃的自己。田弘遇已年過六旬了,但對美色的貪求,大抵是沒有年齡限制的。之所以遲遲沒有行動,不過是因著此時的他更需要一個強大的依靠,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戰(zhàn)局混亂,關(guān)外有清兵作亂,關(guān)內(nèi)又有叛亂難平。
就在這時,“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吳三桂出現(xiàn)在了他的眼前。
他終于笑了,因著我,終于又有了更可發(fā)揮的價值。在一次酒宴上,趁著田弘遇與吳三桂觥籌交錯之際,我迤邐地登了場。
一襲華美的妝容,歌喉婉轉(zhuǎn),舞姿窈窕。我看到田弘遇滿意的笑容,看到吳三桂眼中不曾掩飾的迷戀,我知道,往后的我又將屬于這個名叫吳三桂的男子。我以為這一次,也將同從前的許多次一樣,他貪戀我的美色,而我依賴他的庇護。
明明我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相信愛了,卻還是在這個男人身上,栽了跟頭。不同于冒襄的文質(zhì)纖弱,吳三桂是文武俱全、征戰(zhàn)沙場的豪雄。這亂世紛紛,人人都惶恐不已,今朝不知明日,而他卻恰恰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一,李自成的起義軍向居庸關(guān)逼近,眼看著就要兵臨城下。北京危在旦夕,明朝廷只得把賭注全部押在了關(guān)外擁有重兵的吳三桂身上。
然而時局瞬息萬變,李自成的軍隊終于還是以摧枯拉朽之勢,攻陷了北京。崇禎皇帝以懸掛在半空的姿態(tài),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自縊前,他親自手刃了自己的皇后與子女,只留下一聲長長的嘆息——赫赫揚揚近300載的大明王朝,就這樣凄涼地落下了帷幕。他終于還是走入了自己的命運,而我,我又該走向何方呢?李自成的軍隊攻陷北京后,我便被他手下的劉宗敏劫掠了。我猶能記得,他醉醺醺地趴在我耳邊,說:“我劉某人要納你為妾?!?br>我在腦中幻想著,他騎著高頭駿馬,率領(lǐng)著驍勇的軍隊,如救世主一般,拯救我于水火。而我始終不明白的是,除了自己,誰也沒法成為自己永恒的依靠。此時的他,面臨的卻是一個兩難的局面:一邊是滅亡了明朝的大順政權(quán),一邊卻是虎視眈眈的清軍。一開始,他是更向著李自成的,畢竟對方不僅遣使招降,還給予了軍糧與白銀。
因此,他一邊降順,一邊則對多爾袞投來的橄欖枝照收不誤。降順前夕,他收到了兩封信,一封是吳三桂的父親勸其投降李自成,一封則是說吳三桂的父親被劉宗敏抓了起來,嚴刑拷打。而我,他的愛妾,也被劉宗敏所霸占。這兩封信,深深地傷害了吳三桂作為一個男人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讓他認清了自己一旦降順,便將卑弱于人的事實。他剃發(fā)留辮,向多爾袞表示了自己投誠大清的誠心與決心。在吳三桂和多爾袞的共同夾擊下,李自成和劉宗敏不敵,他們收拾著金銀珠寶,想要帶上我一同奔赴山西。
如果吳三桂知道我被擄走,定然不會輕易放棄追擊。不如讓我留下來,一方面可以勸告吳三桂不再追殺,另一方面也能為大順軍隊逃脫爭取時間。在這個一代梟雄的臉上,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了他同吳三桂有些相似的神情。
崇禎十七年(1644),吳三桂打開山海關(guān)關(guān)門,接引清軍入關(guān)。我沒有想到,再相見,他成了賣國求榮的叛徒,而我,則成了傾覆了一個王朝的“紅顏禍水”。
我知道的,他是為了我,可我也知道,他不僅僅是為了我。我不自認我有這樣的魅力,讓他甘心為我叛家叛國;而他也從來不是那般“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男子。江山與美人,江山在前,而美人,更像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權(quán)力的標榜。可,在他奔向我而來的那一刻,我還是潰不成軍地被打動了。他緊緊地攜著我的手,不顧我衣衫的灰塵,輕輕撫著我微亂的鬢發(fā),好似我是世間至為珍貴的寶貝。我這半生都在漂泊浮沉,從一個人手中,被輾轉(zhuǎn)買賣到另一個人手中。公元1662年,吳三桂手刃南明最后一位帝君,永歷帝。即便后來的他,又有了無數(shù)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可我知道,我在他心中,是不同的。歲月荏苒,哪怕我有再美好的容顏,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蝕。皺紋漸漸爬上了我的眼角,白發(fā)悄悄攀上我的兩鬢。隨著吳三桂的權(quán)力和聲勢愈加壯大,他和清廷的矛盾也開始日益激化起來了。終于,康熙帝下旨撤蕃,要收回三蕃大權(quán)。他雷厲風行地誅殺了云南巡撫朱國治,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是啦,他仍舊是那個野心勃勃、不安現(xiàn)狀的男子。同他立下的那些赫赫戰(zhàn)功相比,他自認清王朝沒有給他足夠的回報。現(xiàn)在,他只是要去拿回自己應(yīng)得的而已。我只是告訴他,我老了,想要削發(fā)為尼,從此一心向佛,安度余生。公元1678年三月初一日,吳三桂在衡山設(shè)壇,舉行郊天登極之禮,國號為周,年號昭武。
他終于還是坐上了自己想要的皇位,登上了權(quán)力的最高峰。但也僅僅是5個月以后,大業(yè)尚未成,他卻已帶著無盡的遺恨死去了。而我,我的故事在他死去的那一刻,便已隨之一起結(jié)束了。我不知道為什么,總有許多人,愛把“紅顏禍水”四個字,放到一些女子的身上。從商紂王時蘇妲己,到周幽王褒姒;從唐明皇楊貴妃,到吳三桂陳圓圓......歷朝歷代,凡是有國破家亡,那罪過一律該歸結(jié)到女子身上。他們說,若無蘇妲己妖艷禍國,怎會有殷商之難、鳳鳴岐山;他們說,若無褒姒魅惑周幽王,他怎會做出“烽火戲諸侯”這般蠢事,招致春秋紛亂;他們說,若無楊貴妃獨占圣寵,英明如唐明皇,怎會導(dǎo)致“安史之亂”;他們說,若無陳圓圓美色惑人,吳三桂就不會“沖冠一怒為紅顏” ,叛家叛國,明朝怎會輕易滅亡。在那樣一個男權(quán)至上的封建時代里,女子生存本就不易。如果可以,她們又何嘗不想橫刀立馬,征戰(zhàn)沙場,保衛(wèi)家國?但偏是有那樣一些當權(quán)者,因昏昏碌碌導(dǎo)致國危,國破之際,既沒有殊死為國的勇氣,也沒有慨然赴死的豪情。“我以為在男權(quán)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yīng)該男的負。但向來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strong>
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chuàng),作者魏無忌,新媒體人,文化公司創(chuàng)始人,暢銷書作者,主業(yè)創(chuàng)業(yè),業(yè)余寫文、出書、玩收藏,交流詩書與收藏,加他微信yike6099。詩詞世界出品、魏無忌主創(chuàng)圖書《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詩人朋友圈》全網(wǎng)熱銷中,歡迎購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