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張大千創(chuàng)作《潑墨荷花通景屏》
張大千晚年由于受到視力的限制,不能再畫工筆細畫,開始嘗試潑墨潑彩畫。
1958年,他創(chuàng)作的《潑墨云山》記錄了首次染指潑墨云山時的興奮與喜悅,畫上題跋寫道“老夫夜半清興發(fā),驚起妻兒睡夢間。翻倒墨池收不住,夏云涌出一天山?!彪m然這僅僅屬形式實驗,但目睹淋漓畫面聳一峻嶺,宛若孤島涌出云濤,畫家已樂不可支。
真正讓張大千潑墨潑彩走向世界舞臺的作品應(yīng)該是創(chuàng)作于1960年的《潑墨荷花通景屏》,尺幅之巨創(chuàng)中國畫史新紀錄。
上面剛開始大家看到的那張圖片,就是張大千當(dāng)時在巴西八德園大畫室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時的情景。
張大千《潑墨荷花通景屏》展出現(xiàn)場
《潑墨荷花通景屏》這幅巨作,是為1961年巴黎東方美術(shù)館特展而作。張大千當(dāng)時用了六張大乾隆紙(每張寬兩米、長三米)、一錠明朝墨,還特別造了一間大畫室。
開筆那天,張大千不許別人進入畫室,只允許王之一進出攝影,那天他穿著白紡綢短衣衫褲,一反平時和藹可親的神態(tài),端詳著地上的宣紙,突然從缸里舀出一碗碗墨汁,向紙上淋灑,并不時變換角度,徐急有度,快慢變換,大約半個多小時后,滿紙墨跡淋漓,狼藉不堪,之后讓它自然風(fēng)干。第二天潑了石青、如此反復(fù)幾天,最后才添加荷葉梗莖把這些墨團連接起來,點綴上荷花。王之一說,他在一旁看得提心吊膽,無法想象這種潑墨如何處理。
《潑墨荷花通景屏》巨作完成后,首先在巴黎東方美術(shù)館展出,轟動一時。
與此同時,巴西圣保羅近代藝術(shù)館也正在舉行第二屆“雙年藝展”,邀請世界著名藝術(shù)家參展,此時乃緊急邀請張大千《潑墨荷花通景屏》到巴西榮譽展出。這次展出,又在南北美造成轟動。
令張大千更高興地是美國紐約的赫希爾艾德勒畫廊邀請其參展,這是張大千在美國的首次展覽,除了《巨荷圖》,還有幾十件作品展出,作品全部售出。張大千心里很高興,曾好奇是誰買走了《巨荷圖》,向畫廊探詢,對方以不便透露顧客資料,輾轉(zhuǎn)打聽,才得知道買主是著名美國《讀者文摘》雜志創(chuàng)辦人華萊士,售價十四萬美元,一大筆錢,張大千聽后嚇一跳。
在張大千的印象中,畫廊和他結(jié)賬時,并沒有說到某一幅畫賣了十四萬美元,查閱賬目后發(fā)現(xiàn)美國畫廊蒙騙了他,付給他的錢根本不到實際售價的三分之一。張大千托朋友去向畫廊交涉,沒成功,張大千的朋友們很氣憤,立即向新聞記者宣布畫廊的欺詐行為,并揚言要請律師控告畫廊。幾個月過去了,卻并未聽到張大千打官司的消息。
張大千好友黃天才曾在一次閑聊中問及官司結(jié)果如何?張大千說:“沒有打官司,我沒有提告”。黃天才感到很意外,隨即說:“那不太便宜那畫廊了!”
張大千解釋道:“我畫《巨荷圖》的目的并不在錢,主要是想在海外多向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畫這么大一幅畫,是要引起西方人注意及重視?!毒藓蓤D》已經(jīng)在歐洲、南北美展覽過,都很轟動,得到好評,他很高興。在紐約展出,原不在計劃內(nèi),畫廊邀展,作品居然全部賣出,《巨荷圖》還賣了這么高的價錢,而且買畫的是美國文化界的重要人物,這些都是畫廊的‘本事’,畫廊的‘功勞’,中國傳統(tǒng)水墨在西方藝壇算是揚眉吐氣了,何必打官司!”
張大千 白荷
張大千 白荷
張大千 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