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
關鍵在方法,得得法。
最好是選好一本碑帖。
孩子們學書法,
年齡不要太早。
學習書法不得法,
有時恐怕會走些彎路。
學書法最好是選好一本碑帖,
任何書體都可以。
最后在學習過程中,找一個好老師
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與溝通。
這樣,進步就可能快一些。
根據楊老師的多年研究
及教學體會來看,
對于書法,年齡太小的孩子
學習起來還是會比較困難。
比如執(zhí)筆方法問題,
從生理學講,像4-7歲的小孩,
他的小肌肉群還不是很發(fā)達,
有時就會執(zhí)筆不到位,不準確。
按照我們校內的書法教育,
應該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比較合適。
這個年齡段,已經掌握了筆順書寫方法。
這是古人到現在總結的一套,
正確的書寫方法,
是符合書寫規(guī)則的。
所以孩子們學習書法不要年齡太早,
他不理解,反而浪費了很多時間,
練起來可能也不是很科學。
如何選擇碑帖?
關于碑帖,個人有個人的愛好。
比如楷書,可以選擇唐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顏真卿 《多寶塔碑》《勤禮碑》
魏碑,北魏時期的一些墓志,
像《張玄墓志》《元懷墓志》《張猛龍碑》都可以。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從行書層面,可以選
《蘭亭序》《圣教序》《平安帖》
《初月帖》《喪亂帖》等王羲之典型代表作。
草書可以選擇張旭、懷素等,
這些都是根據個人愛好。
王羲之《初月帖》
但是建議初學還是從楷書練起。
不要上來就寫草書,
草書是有草法的,不是隨便的纏繞。
聚墨成形,任我為體,
是不可取的。
楊廣馨作品選
▽
楊廣馨,字宗翰,號一蓬,別署積跬廬。1955年北京出生,滿族。大學本科,曾就讀于首師大書法藝術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現供職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任藝術教研室主任,2002年獲北京市首屆中青年“德藝雙馨”獎 、“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民進北京書畫院副院長、清華美院客座教授等職。
(文章書畫界藝術整理,轉載需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