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方人講究“民以食為天”,美食的誘惑無法抵擋,電影的魅力更是難以拒絕,兩者結合,自然是痛快淋漓,好戲迭出。吃美食時,不忘感悟人生,看電影時,也會投射自身。下面就和小廚哥一起,挖掘那些關于吃的電影,體會全國各地關于吃的人情冷暖!
美食宣言:你是我面包上的黃油,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呼吸。
影片講述對工作感到灰心沮喪的曼哈頓下城發(fā)展公司員工茱莉?鮑威爾決定用一年時間實踐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名廚茱莉亞?切爾德第一本食譜《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中的全部524道菜,并寫博客記錄每日進展。與此同時,電影平行穿插茱莉亞?切爾德隨美國新聞署任職的丈夫保羅?切爾德(斯坦利?塔奇StanleyTucci飾)于1948年來到法國巴黎居住,學習烹飪,并歷經(jīng)十年艱辛出版厚達七百多頁的《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過程。茱莉?鮑威爾在模仿茱莉亞?切爾德的歷程中終于找到了自我,而隨著博客瀏覽量的增加,就連茱莉亞本人也得知了茱莉的存在,但結果卻在茱莉意料之外。
與其說《朱莉和茱莉亞》是一部美食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勵志片。美食更像是一個引子,記載著美食的食譜千里聯(lián)線,將異地異時的兩個人連接起來。兩人年齡有差距,但性格好像互補。年老的Julia有年輕的心,年輕的Julie卻似被生活磨平了心境。不過美食是兩人共同的愛好,裝載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珍惜。食物的意義對她們來說不只是可以吃的東西,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依托,一種讓個人價值得到肯定的途徑。
美食宣言: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
《飲食男女》是一部于1994年出品的臺灣劇情片,本片是李安擔任導演的“父親三部曲”之第三部曲。父愛三疊,是以為家。片頭老朱獨自忙活著,雞鴨魚肉,洗切蒸炒,巧手上的各種動作有條不紊,最后一一端上冰糖壇子肉、梅菜扣肉、蟹粉小籠、清蒸螃蟹、南瓜盅,為三個女兒準備了一桌團圓飯,豈料到她們各懷心事,一個個預謀著要搬出老屋,各立門戶。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飲食是生存的必需,男女包含著情與欲,皆是自然負于人的原始本能。親情友情愛情,糾纏著紅塵男女,讓人歡喜讓人憂。就像老朱的三個女兒,當然還有他自己。就像他說,“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備好了再下鍋。”
位于南極內陸區(qū)域的圓頂基地,海拔三千八百米,平均氣溫零下五十四度。這里除了冰雪以外,一無所有。來自日本的八名觀測隊員卻要在這種環(huán)境下工作、生活一年多的時間,要知道,這里可不是大堡礁,如何在這冰天雪地中度過三百多個日日夜夜,其間的枯燥、煩悶與孤獨感可想而知。然而,幸虧有料理師西村每天為大家精心料理的美味佳肴,才使隊員們得到些許安慰和家的溫馨。
精致的日式料理本就帶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更何況影片中天婦羅、刺身、龍蝦、烤肉等珍饈不斷的沖擊觀者的視覺和味蕾,一個個特寫鏡頭,更讓人看到饑腸轆轆。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吃飯似乎成了隊員們一天中最快樂的事。他們在雪地中你追我趕的奔向餐廳,會因一頓龍蝦大餐而興奮一整天,也會為一碗熱騰騰的拉面喜極而泣,甚至顧不及觀賞美麗的極光。我想,在那濃濃的湯汁中,定是品出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美食宣言:不做物質的奴隸,也不拒絕享受生活。
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70年代的一個極其單調的丹麥小村,兩個牧師的女兒年輕時聰明美麗,但她們因為宗教放棄了愛情,默默地步入老年。村里來了一個身世神秘的巴黎女子芭比特,愿意無償為她們當廚師。原來她是逃亡的難民,之前是法國餐廳的名廚;后來她中了彩票,竟然用所有的積蓄為村民做了一桌正宗豐盛的法國大餐,讓禁欲一輩子的人們第一次享受到美食的樂趣?!?/span>
美食宣言:在換一張床睡覺的第一晚上做的夢就是真的
電影主要描述一個帶著夢想的會做一手好菜的女孩和與母親賭氣下來到大城市當了廚師,女孩性格叛逆,并不想要繼承母親的傳統(tǒng)手藝--做菜。只有在經(jīng)歷了生活的真味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的,女孩成為了出色的廚師,在姻緣巧合下認識了自己的對于菜肴十分挑剔的老板,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并且?guī)湍赣H找到了幸福。
美食宣言:我想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地方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影片講述了一對年輕的夫婦遠離城市跑到鄉(xiāng)村生活的故事,他們經(jīng)營著一家樸素溫馨名叫Máni的小店兼旅館,丈夫能做出各式各樣好吃的面包,妻子也能泡出一杯杯香氣四溢的咖啡,烹飪一道道典型美味的日式料理,在此期間,Máni迎來了不同類型而各懷心事的客人,透過水縞夫婦熱心腸的善意幫助,依次幫人解決了個人危機、家庭危機以及老年危機,在接觸的過程中他們品嘗著夫婦倆用心做的美食,細細的品味出人生的滋味,從一種消極的境地中重新獲得了希望和幸福。
愛情宣言:我心歸處是廚房
一個為愛不顧一切的可愛的廚師弟弟,一個驕傲又自卑嗜賭成命的盜竊犯哥哥,一個充滿著希臘人、吉普賽人和土耳其人的心靈廚房。有美食有音樂,賣相極佳的《心靈廚房》(SoulKitchen)不是一部望文生義的勵志電影,而是一部輕喜劇。同是人之大欲,跟圍繞家庭兜圈的《飲食男女》不同,電影最后還是扳回到了男歡女愛上,缺憾當中現(xiàn)圓滿,歡快洋溢。